[发明专利]一种高硼硅玻璃强度检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35978.4 | 申请日: | 2022-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0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 发明(设计)人: | 贾心伟;伊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和光能(安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 |
| 代理公司: | 亳州匠桥谷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240 | 代理人: | 袁林涛 |
| 地址: | 233600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经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硼硅 玻璃 强度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玻璃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硼硅玻璃强度检测装置,通过在检测箱内的顶壁设置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底端设置检测辊,在检测时将待检测的高硼硅玻璃的两端支撑设置在两个第二检测板上,通过电动伸缩杆伸长将检测辊向下压动或是敲击在高硼硅玻璃的上表面,若高硼硅玻璃破碎,则检测辊向下通过第一压动板将压动活塞杆向下压动,通过液压管传送压力至推动液压缸,使得推动活塞杆从两侧将破碎的高硼硅玻璃向中间推出,实现破碎玻璃的清除,同时检测箱的保护防止破碎的玻璃崩出至与操作人员接触,大大提高了高硼硅玻璃检测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硼硅玻璃强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高硼硅玻璃的耐火性能好,物理强度高,与普遍玻璃相比,无毒副作用,其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能,抗水、抗碱、抗酸等性能大大提高,现有的玻璃强度检测装置在对高硼硅玻璃强度检测时,通常通过人工持器具砸击的方式进行,破碎的高硼硅玻璃便被定为不符合标准,未破碎的高硼硅玻璃则定为合格。
但发明人发现,现有的高硼硅玻璃强度检测装置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检测,这种方式在检测时若是玻璃破碎,则崩出的玻璃非常容易将操作人员击伤,且在破碎的玻璃的摘除时也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大大降低了高硼硅玻璃检测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硼硅玻璃强度检测装置,以提高高硼硅玻璃检测的安全性。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硼硅玻璃强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辊,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检测辊活动设置在检测箱内,所述检测辊通过电动伸缩杆与检测箱的内顶壁连接;
压动液压缸,设置在检测箱内电动伸缩杆的正下方,所述压动液压缸内设置有压动活塞杆,所述压动活塞杆的顶端固定有正对电动伸缩杆的第一压动板;
第一检测板,两个可上下活动的检测板沿检测箱两个相对侧壁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检测板通过弹性支撑机构与旁侧的检测箱内壁弹性连接,所述第一检测板活动设置在压动液压缸上侧且位于电动伸缩杆的下侧;
第二检测板,两个所述第一检测板的相对侧都设置有一个第二检测板,所述第二检测板上侧的第一检测板上开有推动孔,每个推动孔的外侧都固定有一个与压动液压缸通过液压管连接的推动液压缸,所述推动液压缸内设置有活动穿过推动孔的推动活塞杆。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弹性支撑机构包括:
第一支撑板,两个第一检测板相背的侧部都固定有两个横向的第一支撑板,同一侧的两个第一支撑板上都开有多个相互对通的滑动孔;
滑动杆,设置有多个,每个滑动杆滑动设置在两个相对的滑动孔中,所述滑动杆的两端通过两个支板与检测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每个滑动杆上都活动套接有一个检测弹簧,所述检测弹簧的底端固定在下侧的支板上,顶端固定在下侧的第一支撑板的下端面上;
第二支撑板,同侧的两个第一支撑板之间都连接有第一个竖向的第二支撑板,两个第二支撑板相对的端面上分别固定两个所述推动液压缸,所述推动液压缸的底端穿出第二支撑板并连通所述液压管。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推动孔下侧的两个第一检测板相对的端面上都开有竖向的T形滑槽,所述第二检测板靠近同侧第一检测板的边部固定有与T形滑槽滑动适配的T形滑块,所述T形滑块滑动设置在同侧的T形滑槽中,所述T形滑块的侧部通过第一推动弹簧与T形滑槽的底端弹性连接,所述第二检测板上开有多个传输孔,每个传输孔中都活动设置有一个传输辊,所述传输辊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两个侧板,所述传输辊的一端传动连接有传输电机,所述传输电机固定在旁侧的侧板上,同一个传输辊两端的侧板底端固定有同一个第二压动板,所述第二压动板下侧的第一检测板侧面固定有横向的第三检测板,每个第二压动板都通过多个弹簧伸缩杆与第三检测板的上端面弹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和光能(安徽)有限公司,未经信和光能(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59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