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套管内光缆尾端密封装置及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25424.6 | 申请日: | 2022-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6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志;饶德勇;冉曾令;王熙明;唐科培;任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油奥博(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创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6 | 代理人: | 朱传路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管 光缆 尾端 密封 装置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套管内光缆尾端密封装置及安装方法,第一方面,一种套管内光缆尾端密封装置,包括用于焊接在光缆尾端内的钢芯和用于包裹在光缆尾端外的密封胶套,密封胶套外设有密封连接组件,密封连接组件背向光缆尾端方向上设有用于固定光缆的连接筒,密封连接组件背向连接筒的方向上设有密封筒,连接筒和密封连接组件内均沿长度方向两端贯穿设有用于使光缆通过的光缆通道,密封筒朝向连接轴的一端开口,密封筒远离连接轴的一端封闭。本发明可以对光缆尾端采用不同方式组合形成多重可靠密封,密封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封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套管内光缆尾端密封装置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石油测井的过程中,人们需要了解井下液体的各种数据来进行精确的测量。目前,人们往往将光缆放置在套管内来深入井下,在井下的高温、高压、高腐蚀环境中,很难对光缆尾端实现有效的密封。
现有的光缆密封采用常规焊接密封的方式,很难做到可靠性密封,在实际工程作业中经常会出现尾端进水的现象。尾端光缆进水后,会导致光缆内部性能发生重大改变,最终导致光缆报废。且在工程作业中,尾端光缆进水后,压力会通过光缆这条通道,进入到地面,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管内光缆尾端密封装置及安装方法,其可以对光缆尾端采用不同方式组合形成多重可靠密封,密封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第一方面,一种套管内光缆尾端密封装置,用于从外朝内依次设有光缆外铠、光缆内铠、保护管、光纤纤芯的光缆,包括用于焊接在光缆尾端内的钢芯和用于包裹在光缆尾端外的密封胶套,密封胶套外设有密封连接组件,密封连接组件背向光缆尾端方向上设有用于固定光缆的连接筒,密封连接组件背向连接筒的方向上设有用于放置在空腔内放置有密封胶套的密封连接组件的密封筒,连接筒和密封连接组件内均沿长度方向两端贯穿设有用于使光缆通过的光缆通道,密封筒朝向连接轴的一端开口,密封筒远离连接轴的一端封闭。密封筒和连接筒连接在连接组件上时朝外的两端设有倒斜角,倒斜角起到导向和减少摩阻的作用。钢芯安装在光缆的保护管内,与保护管进行冷焊密封。当密封胶套安装在光缆尾端外时,密封胶套与光缆尾端存在缝隙,可在密封胶套内注入胶水后将光缆尾端装入密封胶套内,使密封胶套与光缆尾端之间的缝隙内注有胶水。其作用为,通过钢芯与光缆尾端的冷焊密封,能够对光缆端口起到基础性的保护;通过密封胶套的设置,当密封胶套的外部处于压力环境时,密封胶套外界压力远远大于内部,形成一个压力差,外界的压力就会通过密封胶套内部的缝隙对密封胶套越压越紧,达到密封的效果;通过连接筒的设置,将光缆固定连接在连接筒上,且可以对连接筒内与密封连接组件之间的光缆起到密封的作用;通过密封筒的设置,可以对光缆尾端在通过密封胶套及密封连接组件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连接组件包括密封轴,密封轴朝向密封筒一端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螺纹连接有用于放置密封胶套的螺纹套筒,螺纹套筒沿轴向设有用于放置密封胶套和光缆的空腔,螺纹套筒朝向连接筒的一端开口,螺纹套筒背向连接筒一端封闭。密封筒和连接筒的外径相同,密封筒和连接筒连接在密封轴两侧时,密封轴中部上设有外径与密封筒和连接筒的外径相同的圆盘体,圆盘体的两端分别与密封轴和连接筒相接触。其作用为,通过螺纹套筒的设置,能够将带有密封胶套的光缆密封在螺纹套筒及密封轴内。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轴朝向连接筒一端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设有沿轴向贯穿两端的空腔的压紧螺栓,螺纹孔和安装孔之间设有内径与光缆内位于由光缆外铠和光缆内铠组成的光缆保护铠内的保护管外径相匹配的光缆通孔,光缆通孔与螺纹孔之间及光缆通孔与安装孔之间设有密封孔,密封孔的内径大于光缆通孔的内径,密封孔内设有用于套设在光缆外的挤压密封组件,挤压密封组件内各部件的外径均大于光缆通孔的内径。其作用为,通过压紧螺栓和螺纹套筒的设置,能够将挤压密封组件压紧固定在密封孔内的压紧螺栓端面与密封孔端面之间或螺纹套筒端面与密封孔端面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油奥博(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油奥博(成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254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