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菌菌棒全自动生产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25400.0 | 申请日: | 2022-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3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廖加贵;何建芬;盛立柱;叶晓菊;文冬华;丁伟香;张良明;廖婧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泉市鸿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27/192 | 分类号: | B01F27/192;B01F27/705;B01F27/75;B01F35/12;B01F35/33;B01F35/75 |
代理公司: | 丽水布锐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35 | 代理人: | 程志军 |
地址: | 323700 浙江省丽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全自动 生产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菌菌棒全自动生产设备,包括: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表面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输送叶片;搅拌组件,设置在搅拌箱内壁的中部且用于带动食用菌菌棒与水往复左右移动并充分对其进行搅拌。本发明通过转动轴带动输送叶片对搅拌箱内部的原料左右往复输送,同时转动轴通过第一齿轮带动转动管反向转动,并使第一活动搅拌杆与固定搅拌杆交错移动,同时第三活动搅拌杆在第四活动搅拌杆和第五活动搅拌杆之间交错移动,并配合第二活动搅拌杆和第六活动搅拌杆对原料的搅拌,以及原料贯穿通孔时的挤压搅拌,会使得原料在左右往复移动中搅拌得更加彻底,从而实现了可对原料搅拌彻底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用菌菌棒全自动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食用菌的生产过程中常会使用到一种食用菌菌棒,这种菌棒是食用菌子实体,经过慢慢转色形成长菇。具备较高的利用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越来越多的工厂采用自动化的生产设备对食用菌菌棒进行加工,食用菌菌棒加工设备在使用时需要将食用菌菌棒和水进行搅拌后在将搅拌后的使用菌棒转移到输送装置上进行输送。
但是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时,食用菌菌棒和水搅拌得不够彻底,往往还未搅拌彻底就进行出料操作,容易对食用菌的生长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菌棒全自动生产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表面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输送叶片;
搅拌组件,设置在搅拌箱内壁的中部且用于带动食用菌菌棒与水往复左右移动并充分对其进行搅拌,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与转动轴转速相反的转动管,所述转动管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搅拌杆、第二活动搅拌杆和第三活动搅拌杆,所述搅拌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搅拌杆,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四活动搅拌杆、第五活动搅拌杆和第六活动搅拌杆,所述第一活动搅拌杆和固定搅拌杆相互交错设置,且第三活动搅拌杆分别与第四活动搅拌杆和第五活动搅拌杆相互交错设置;
驱动组件,设置在搅拌箱的一端且用于驱动转动轴往复转动;
输送组件,设置在搅拌箱的底部且用于输送食用菌菌棒,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输送带;
清理组件,设置在输送带的底部且用于对输送带的表面进行清洁;
传动组件,设置在搅拌箱远离驱动组件位置的一端且用于为输送组件和清理组件的工作同时提供动力。
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内壁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行星齿轮,所述转动轴相对应固定圈位置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的表面与行星齿轮的表面相啮合,所述行星齿轮的表面与转动管的内壁相啮合,且转动管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转动轴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固定圈相对应转动管位置的一端开设有活动槽,且转动管转动连接在活动槽的内壁,所述容纳槽的内部分别与固定圈和活动槽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固定圈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转动管远离固定圈位置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阻挡盖,且阻挡盖固定连接在转动轴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泉市鸿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龙泉市鸿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254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槽纹过滤介质的过滤器元件
- 下一篇:一种盾构机及其立式破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