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音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22751.6 | 申请日: | 202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0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千一;章珈彬;江俊;赵圣宇;陈鑫;曹继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16 | 分类号: | G10K11/16;G10K11/1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励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7 | 代理人: | 刘继昂 |
地址: | 230088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音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音器,消音器包括:波导管,波导管上设有声波入口;吸声管和反射管,吸声管和反射管沿波导管的管长方向布置,并连通波导管,吸声管相对反射管靠近波导管的声波入口布置,反射管和吸声管均为1/4波长管,反射管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吸声管的横截面面积。本发明通过在波导管上设置横截面面积不同且均为1/4波长管的吸声管和反射管,在保证良好通风、散热的同时可以带来比较好的降噪效果,波导管内的声学边界不变,降噪效果的预判精度较高,有利于降噪的正向设计。而且通过同一频率点设计两根1/4波长管,可实现目标频率高于10dB的传递损失,且吸声起到主要作用,吸声系数在0.9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音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音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降噪技术中,传统的做法是在通风管道的壁面贴吸音棉等多孔材料,若要保证通风散热性能,吸音棉的厚度受限,导致降噪能力有限。除此之外,在通风系统的进出风口附近设计声学超材料可以实现1-3dB的降噪效果。但对于不同的应用场景,若声学边界较为复杂,无法通过仿真进行正向设计,目标降噪频段不易把握;降噪幅度也会受到通风口大小的变化而波动。现有降噪技术中,在波导管的侧壁设计共振腔已被广泛应用,其降噪效果一般由传递损失衡量,传递损失由两部分组成:反射和吸声。
在现有的降噪设备中,大多使用的都是单根1/4波长管进行降噪,采用单根1/4波长管对某频率点进行降噪,可以通过增大1/4波长管的横截面积提高传递损失,但是传递损失主要由反射贡献,反射回去的声波,可能从其它位置向外辐射,不利于降噪。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消音器,所述消音器通过波导管和两根横截面面积大小不同的吸声管和反射管相互配合能大幅度提升降噪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消音器,包括:波导管,所述波导管上设有声波入口;吸声管和反射管,所述吸声管和所述反射管沿所述波导管的管长方向布置,并连通所述波导管,所述吸声管相对所述反射管靠近所述波导管的所述声波入口布置,所述反射管和所述吸声管均为1/4波长管,所述反射管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吸声管的横截面面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消音器,通过在波导管上设置横截面面积不同且均为1/4波长管的吸声管和反射管,在保证良好通风、散热的同时可以带来比较好的降噪效果,其次,由于波导管内的声学边界不变,降噪效果的预判精度较高,有利于降噪的正向设计。而且通过同一频率点设计两根1/4波长管,可实现目标频率高于10dB的传递损失,且吸声起到主要作用,吸声系数在0.9以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声管和所述反射管均为折叠管。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叠管折弯形成有多个管部,多个所述管部依次相连,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管部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夹角的范围为0~90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管部相互平行且紧邻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声管和所述反射管折弯形成的所述管部的数量不同;或者,所述吸声管和所述反射管折弯形成的所述管部的数量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管部并排设置并形成有排列平面,所述排列平面沿水平方向设置或沿竖直方向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管部并排设置并形成有排列平面,所述排列平面相对水平面呈倾斜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声管和所述反射管之间的间距为50mm~300mm。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声管和所述反射管的横截面面积为所述波导管的横截面面积的1.5%~3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波导管、所述吸声管以及所述反射管的横截面轮廓至少为圆形、正方形以及长方形中的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227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