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株木碳汇动态计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22181.0 | 申请日: | 202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4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高飞;李娜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四川省林业和草原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四川样地时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思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5 | 代理人: | 李敏慧 |
地址: | 61008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株木碳汇 动态 计量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株木碳汇动态计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单株木调查及设备布设;(2)单株木数据自动采集;(3)单株木碳汇计算:应用步骤(2)中采集的数据计算单株木树高、材积、生物量和碳储量;(4)检测单株木状态变化,若单株木监测状态发生变化,执行步骤(6),否,则执行步骤(5);(5)单株木碳汇连续监测:持续按设定监测频率接收步骤(2)中采集的数据并执行步骤(3),同时进行数据存储;(6)单株木监测状态核实。本发明可减少单株木碳汇计量过程中测量错测、重测、数据编造情况,降低漏测、数据记录和计算出错机率,大幅降低质检、连续监测工作量,实现单株木碳汇连续精准监测,监测时效性大幅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数据采集、计算、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株木碳汇动态计量方法。
背景技术
科学、合理、易操作的碳汇计量方法学,是实现碳汇可监测、可报告、可核查的基础。基于单株树木的碳汇计量方法有助于降低公众参与碳普惠门槛,促进和引导公众、小微企业加入到节能减碳行动。目前贵州省发布了《贵州省单株碳汇项目方法学》并建立贵州省单株碳汇平台开展碳汇交易,广西省柳州市发布《柳州市单株林木碳汇量计量方法学》并推出碳汇精准生态扶贫项目,构建碳汇交易平台。但由于实际测量和监测困难,贵州省单株木碳汇均为3元/株,并未按发布方法学进行计算,柳州市需人工测定林木胸径。
对于单株碳汇实施计量和交易时存在以下缺点:
测量成本高,容易产生错测。单株碳汇计量需完成现地测量、拍照、挂牌、登记、计算流程才能获得碳汇量,需要专业调查人员实地测量,容易由于测量错误、数据录入和操作错误,导致数据不准确。
存在不到现地编造数据情况。由于林业调查质检控制以抽检为主,有调查人员以侥幸心理,在没有到达指定的树木位置开始现地调查,或甚至完全在室内编造数据情况。
质检工作量大。检查人员需要按原调查方法,重新对树木进行每木检查和计算,质检工作量大。质检工作重复调查流程,对立木进行检尺和计算,质检工作也是同样如此,造成工作成本高、内容重复。
监测时效性差,数据为静态数据。由于现地调查工作量大、费用高,开展一次成本较高,监测时效性较差,无法准确掌握详细地掌握树木生长动态,而林木碳汇同林木生长密切相关并且动态变化。
无法及时发现树木变化情况。只有再次对现地调查的时候,才能发现树木是否存在,以及是否发生较大改变,无法及时调整监测方案。
综上,亟需提供一种可减少单株木碳汇计量过程中测量错测、重测、数据编造情况,降低漏测、数据记录和计算出错机率,大幅降低质检、连续监测工作量,实现单株木碳汇连续精准监测,监测时效性大幅提升的单株木碳汇动态计量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减少单株木碳汇计量过程中测量错测、重测、数据编造情况,降低漏测、数据记录和计算出错机率,大幅降低质检、连续监测工作量,实现单株木碳汇连续精准监测,监测时效性大幅提升的单株木碳汇动态计量方法。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单株木碳汇动态计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单株木调查及设备布设;
(2)单株木数据自动采集;
(3)单株木碳汇计算:应用步骤(2)中采集的数据计算单株木树高、材积、生物量和碳储量;
(4)检测单株木状态变化,若单株木监测状态发生变化,执行步骤(6),否,则执行步骤(5);
(5)单株木碳汇连续监测:持续按设定监测频率接收步骤(2)中采集的数据并执行步骤(3),同时进行数据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四川省林业和草原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四川样地时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四川省林业和草原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四川样地时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221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