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一体式同轴DBD粉体包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22059.3 | 申请日: | 202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5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家良;朱玉;郭世佳;方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08 | 分类号: | B01J19/08;B01J8/18;B01J8/24;B01J2/00;B01D45/12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马晓辉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体式 同轴 dbd 粉体包覆 装置 | ||
1.一种循环一体式同轴DBD粉体包覆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8)内的同轴的内电极(5)、介质管(6)和外电极(7),所述内电极(5)位于介质管(6)内,所述外电极(7)位于介质管(6)外, 所述内电极(5)接高压,所述外电极(7)接地,通电时所述介质管(6)与内电极(5)之间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管(6)上方设置旋风分离器(4),介质管(6)顶部与旋风分离器(4)底部重合紧贴,所述旋风分离器(4)上设有顶盖(2),所述顶盖(2)和外壳(8)连接,所述顶盖(2)的形状从上到下,截面积逐渐增大,所述顶盖(2)中包含出气管(1),所述介质管(6)下方设置有底座(10),所述底座(10)内设有凸孔,所述凸孔外径(1002)上方嵌入介质管(6)中,所述凸孔下方和进气管(11)连接,所述进气管(11)的另一端和混气腔(15)连接,所述混气腔(15)分别和第一高压气瓶(16)、鼓泡法装置(17)连接,所述第一高压气瓶(16)内装有工作气体,鼓泡法装置(17)内装有媒质,所述进气管(11)接口部分处和顶盖(2)处嵌入纳米薄膜滤网,所述底座(10)通过内阶梯(1001)连接外壳(8),所述凸孔上设有多个开孔(1003),多个所述开孔(1003)呈圆周阵列均匀布满凸孔外壁,所述外壳(8)底部通过圆弧形连接体(1004)和所述进气管(11)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一体式同轴DBD粉体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4)是直进直出形式,气固混合物从一侧进入,另一侧固体颗粒由于离心力作用沿内壁从环隙排出,气体从中间流出,所述旋风分离器(4)的直径与介质管(6)一致,所述旋风分离器(4)的叶片空心处,所述内电极(5)为实心圆头棒状,所述内电极(5)插入叶片空心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一体式同轴DBD粉体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角度为40-50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一体式同轴DBD粉体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结构相同第一固定环(3)和第二固定环(9),所述第一固定环(3)包括内圈,四个支撑以及外圈,所述第一固定环(3)位于旋风分离器(4)与外壳(8)之间,内圈内径与旋风分离器外径一致,外圈外径与外壳内径一致;第二固定环(9)位于内电极(5)与介质管(6)之间,内圈内径与内电极直径一致,外圈外径与介质管内径一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一体式同轴DBD粉体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孔,所述孔是使得外电极接线引出,后通过热熔胶密封处理。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循环一体式同轴DBD粉体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电极(7)紧裹于所述介质管(6)上,为细密网状。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循环一体式同轴DBD粉体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5)接的高压为激励源(18),所述激励源(18)为高频交流电源或纳秒脉冲电源。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循环一体式同轴DBD粉体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气体为Ar惰性气体,所述媒质为含Si媒质。
9.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循环一体式同轴DBD粉体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压气瓶(16)和混气腔(15)之间设有流量计(14),所述鼓泡法装置(17)和混气腔(15)之间设有流量计(14)和单向阀(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2205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