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热管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17981.3 | 申请日: | 202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33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波;宋永吉;孟庆轩;郑安荣;冯超森;石凯;刘玲云;殷塽;高立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电中和山东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刘庆国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热管检测装置,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采用的方案是:包括可调温箱、测温模块、电机控制模块以及液体容器,可调温箱用于测试加热管恒温状态和可变温度下的加热稳定时间、反应能力以及加热丝内阻变化情况,电机控制模块与液体容器连接,电机控制模块能够驱动液体容器中的液体进出,液体容器上设置有检测模块,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液体容器中液体的体积变化,可调温箱中设置有水槽,液体容器与水槽连通用于向液体容器中供液,测温模块包括探头A和探头B,探头A和探头B均安装在可调温箱中,探头A用于测试无液体模拟加温时加热管内部温度情况,探头B用于测试液体模拟加温时液体温度情况。实现了加热管的测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管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输血输液过程中,为了有效避免大量低温液体进入人体后造成刺激感而引发不良反应,对此进行输血输液加温。加热管作为输血输液加温仪最重要的配件,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加温效果,目前对此类配件没有专门的测试设备。
因此,针对目前还没有专门设备对输血输液加温用加热管进行测试的现状,研发一种加热管检测装置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热管检测装置,以解决目前还没有专门设备对输血输液加温用加热管进行测试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热管检测装置,包括可调温箱、测温模块、电机控制模块以及液体容器,可调温箱用于测试加热管恒温状态和可变温度下的加热稳定时间、反应能力以及加热丝内阻变化情况,电机控制模块与液体容器连接,电机控制模块能够驱动液体容器中的液体进出,液体容器上设置有检测模块,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液体容器中液体的体积变化,可调温箱中设置有水槽,液体容器与水槽连通用于向液体容器供液,测温模块包括探头A和探头B,探头A和探头B均安装在可调温箱中,探头A用于测试无液体模拟加温时加热管内部温度情况,探头B用于测试液体模拟加温时液体温度情况。对加热管的温度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实现了加热管的测试。
进一步的,所述探头A呈长条圆柱状,探头A中设置有多个测温传感器以及将多个测温传感器连接的信号传输线,多个测温传感器沿探头A的轴向方向均匀布置,每个测温传感器都是一个单独的测温点,各测温点通过总线485的形式传输给主控板,进行分析,整条接管温度分布情况,显示屏可以实时显示加热管各位置的温度,并以模拟动画实时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探头A的顶部设置有突起结构,探头顶部设计成突出部分形状,有利于直接卡在加热管的缝隙,防止探头A在加热管中移动,有利于探头和加热管稳定充分接触,降低测量误差。
进一步的,探头B用于探测液体流出后,输液器内液体温度,也就是模拟流入人体时的液体温度。所述探头B中设置有保温块,保温块中设置有内部测温头,内部测温头为多组探针结构,探针直径为1mm,防止太粗,阻碍液体流动,保温块中具有塑料软管,探针插入塑料软管内部,并进行封闭点胶,防止液体流出。保温块的一侧具有出口,保温块的另一侧具有入口,入口、出口与塑料软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控制模块包括电机驱动组件和推行塞,推行塞安装在液体容器中,推行塞的侧壁与液体容器的内壁相贴紧密配合,以便于推行塞能够推动液体容器内部的液体移动,电机驱动组件与推行塞连接,电机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推行塞在液体容器的内腔中移动,液体容器上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和出液管上均设置有单向阀,进液管和出液管均与液体容器的内腔连通且位于推行塞的同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驱动组件包括托架、驱动电机、螺母块和螺杆,驱动电机安装在托架上,驱动电机与螺杆连接,螺母块安装在螺杆上,螺母块与推行塞连接。托架起到安装支撑的作用,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螺杆转动进而使螺母块沿螺杆左往复直线运动,螺母块带动推行塞做往复直线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电中和山东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航电中和山东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79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