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原抗体反应盒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17683.4 | 申请日: | 202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6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韩孟祥;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孟祥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原 抗体 反应 | ||
本发明涉及反应盒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抗原抗体反应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外部开设有三个安装口,分别安装一号窗口、二号窗口和三号窗口,所述盒体的剖切面为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盒顶机构,且该盒顶机构两端的旋转销插入到外壳的顶部的两侧,所述外壳顶部的下方的外壁一侧连接抗原盒,另一侧连接抗体盒,所述抗原盒和抗体盒的下方分别通过输气管连接于反应装置的二号气囊,输液口中的软质档杆开始触碰到输液管的管口,之后,管口开始突破软质档杆,导致抗原盒内部的试剂将沿着长管流出,后流入到反应装置中,抗原试剂和同时流进反应装置中的抗体试剂进行特异性结合,之后,使得反应装置内部的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速率加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应盒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抗原抗体反应盒。
背景技术
抗原抗体反应是指抗原与相应抗体之间所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这种反应既可在机体内进行,也可以在机体外进行。抗原抗体反应的过程是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变化,包括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和非特异性促凝聚两个阶段,以及由亲水胶体转为疏水胶体的变化。而在体外进行反应,尤其是在实验室进行反应,过去通过将单一的抗原试剂盒抗体试剂加入到一种试剂盒中进行特异性结合,尤其是静置,让其自由进行内部的抗原抗体的自由的碰撞,之后产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速率慢。反应盒中的抗原抗体试剂混合不均匀,造成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速率慢。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原抗体反应盒。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原抗体反应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外部开设有三个安装口,分别安装一号窗口、二号窗口和三号窗口,所述盒体的剖切面为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盒顶机构,且该盒顶机构两端的旋转销插入到外壳的顶部的两侧,所述外壳顶部的下方的外壁一侧连接抗原盒,另一侧连接抗体盒,所述抗原盒和抗体盒的下方分别通过输气管连接于反应装置的二号气囊。
优选的,所述盒顶机构包括操作台,且操作台中心处设置有台架,所述台架左右两侧固定有凸块,且所述凸块嵌于卡槽中,所述台架左侧一端固定有卡扣,所述卡扣卡合转轴,另一端套接在盒塞中部固定的旋转头,所述操作台两端口设置成半圆形端面,在半圆形端面上固定连接扣,所述连接扣套接旋转销,所述旋转销插入外壳顶部的端口处。
优选的,所述转轴包括拉杆,所述拉杆插入侧支柱的端面,所述侧支柱端面的中间开设槽口,所述槽口的两端分别设置横杆,所述横杆内侧支撑一根支撑架,所述侧支柱的内部嵌入一根移动杆。
优选的,所述抗原盒包括支撑壁,所述支撑壁的右侧一面固定一号气囊,所述一号气囊底部连接着输气管,且输气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反应装置的二号气囊,而在支撑壁右侧的底部设置一输液管,且该输液管穿过支撑壁的右侧端面,所述支撑壁的底部上方贴合抗原盒,所述抗原盒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抗原盒的一侧设置有侧杆,且该抗原盒的底部右侧开设有输液口,所述支撑壁的上方和下方连接于外壳的侧壁,且该侧壁上下两端连接有软质管,且该软质管从侧壁的开设处安装弹簧管,所述软质管的中间位置外侧壁固定波纹管。
优选的,所述输液口包括支杆,所述支杆上端和下端固定于抗原盒底部右端面上,且支杆内侧处设置一排排立杆,所述立杆前端处连接有软质档杆,而输液管固定于支撑壁右侧的一端面上,且输液管上下设有管壁,所述管壁中间处设有长管,所述长管的右端外侧上下固定于管壁,且长管的两端管口呈现半弧形。
优选的,所述反应装置包括摩擦杆,所述摩擦杆置于反应装置外围,且贴合反应装置的外壁,所述反应装置的底部两侧贴合二号气囊,所述二号气囊底部连接且固定于竖杆,而反应装置的底部中间置于底座上方的软质弹簧,而底座固定于外壳的下方内部。
本发明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孟祥,未经韩孟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76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