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的柔性骨对骨固定装置及植入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15729.9 | 申请日: | 2022-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3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彭扬伟;王森;杨超;袁鑫;谢海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熙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82 | 分类号: | A61B17/82;A61B17/92 | 
| 代理公司: | 重庆蕴博君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3 | 代理人: | 王玉芝 | 
| 地址: | 400714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柔性 固定 装置 植入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的柔性骨对骨固定装置及植入机构,可调的柔性骨对骨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缝线和柔性固定组件,第一缝线具有第一牵引端、第二牵引端、第一进线孔和第二出线孔,柔性固定组件包括第二缝线和钛合金按钮;使用时将腓骨和胫骨调整至合适位置,使用钻头钻透腓骨后,使用钻头穿过使用钻头创造的腓骨骨道在胫骨上创造一个骨道,将第二缝线穿过腓骨骨道并敲入胫骨骨道,将钛合金按钮布置在腓骨外侧皮质骨表面,牵拉第一牵引端和第二牵引端,第二缝线在骨道内收缩成团挤压骨道实现柔性固定,能够以更小的骨去除量实现可靠的固定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的柔性骨对骨固定装置及植入机构。
背景技术
胫腓骨和尺桡骨组合是人体中常见的支撑和连接的组合,例如胫腓骨:下胫腓联合是由远端胫腓关节以及下胫腓韧带复合体一同构成,对于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常常是将腓骨和胫骨相对稳定在适当的位置,使得韧带逐渐恢复,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一个或多个皮质螺钉穿过腓骨钉入胫骨以获得相对稳定的刚性固定方式,但是采用皮质骨螺钉进行刚性固定的方式阻止了腓骨相对于胫骨的剪切运动和旋转,且在实际手术中螺钉打入的位置并不好掌控,术后螺钉疲劳断裂的风险大。
目前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装置,通过在腓骨外侧和胫骨内侧分别放置一个带袢钛板,以缝线作为胫腓联合韧带恢复前的固定物的柔性固定方式。
但是采用上述方式,采用两块带袢钛板固定的方法虽然解决了刚性固定的大部分问题,但是其需要贯穿胫骨和腓骨,使得骨的去除量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的柔性骨对骨固定装置及植入机构,旨在解决现有的采用两块带袢钛板固定腓骨和胫骨而导致骨去除量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的柔性骨对骨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缝线和柔性固定组件,所述第一缝线具有第一牵引端、第二牵引端、第一进线孔和第一出线孔,所述柔性固定组件包括第二缝线和钛合金按钮;
所述第二缝线套设在所述第一缝线侧边,所述第二缝线具有第二进线孔、第二出线孔和多个开孔,所述第二进线孔和所述第二出线孔位于所述第二缝线两端,多个所述开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缝线侧边;所述钛合金按钮位于所述第二缝线一侧,所述钛合金按钮具有第一过线孔、第二过线孔、第三过线孔、第四过线孔、第五过线孔和第六过线孔,所述第一过线孔位于所述钛合金按钮一侧,所述第二过线孔位于所述第一过线孔一侧,所述第三过线孔和所述第四过线孔位于所述第一过线孔和所述第二过线孔之间,所述第五过线孔和所述第六过线孔位于所述第一过线孔和所述第二过线孔之间;所述第二牵引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进线孔、多个所述开孔、所述第二出线孔、所述第五过线孔、所述第六过线孔、所述第一进线孔、所述第一出线孔、所述第二过线孔形成第二闭环;所述第一牵引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过线孔、所述第四过线孔、所述第一出线孔、所述第一进线孔、所述第一过线孔形成第一闭环。
其中,所述开孔的数量为八个。
其中,八个所述开孔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二缝线侧边。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调的柔性骨对骨植入机构,包括可调的柔性骨对骨植入机构和植入组件;所述植入组件设置在所述钛合金按钮侧边。
其中,所述植入组件包括手柄和不锈钢杆;所述手柄位于所述钛合金按钮侧边,所述手柄具有第一过线槽、第二过线槽、第三过线槽和按钮槽;所述不锈钢杆和所述手柄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手柄侧边,所述不锈钢杆具有钢杆过线槽。
其中,所述植入组件还包括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套设在所述第三过线槽侧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熙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熙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57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