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米中米象的快速杀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10305.3 | 申请日: | 202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2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华;陈嘉;叶发银;马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17/00 | 分类号: | A01M17/00 |
代理公司: | 宿州智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5 | 代理人: | 杨姣 |
地址: | 400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米 中米象 快速 杀灭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迷向灭杀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大米中米象的快速杀灭装置,包括灭杀室,所述灭杀室的一侧设置有进料机构,所述灭杀室的下方一侧设置有液氮添加室;所述灭杀室的内部活动设置有节流机构,所述截流机构将大米输入到液氮添加室的内部进行米象灭杀,灭杀完成后,截流机构将大米输入到低温室的内部;所述进料机构的侧壁设置有控料机构;所述截流机构向下移动,控料机构打开,大米进入到截流机构的内部被截流机构送到液氮添加室内部。灭杀后取部分米砖作为留存,放置一个月,观察期间有无成虫长出。如有,则对米象及其虫卵的杀灭不彻底;若无米象长出,则效果良好。经实验验证,米象侵染后的大米经上述处理后放置一个月,未发现成虫长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米象灭杀技术领域,具体说是大米中米象的快速杀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大米中很容易生虫,米象是很容易在大米中进行生存的虫类,因此在对大米进行装袋后还需要对齐灭杀,从而保证大米的质量,而对米象的灭杀采用低温灭杀的效果更为理想,现有的米象灭杀采用高温干热,灭杀处理时间长,对大米的干度要求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大米中米象的快速杀灭装置,包括灭杀室,所述灭杀室的一侧设置有进料机构,所述灭杀室的下方一侧设置有液氮添加室,所述灭杀室的一侧设置有低温室,所述低温室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室,且所述出料室位于灭杀室的一侧;所述灭杀室的内部活动设置有节流机构,所述截流机构将大米输入到液氮添加室的内部进行米象灭杀,灭杀完成后,截流机构将大米输入到低温室的内部;所述进料机构的侧壁设置有控料机构,所述控料机构与截流机构相抵触;所述截流机构向下移动,控料机构打开,大米进入到截流机构的内部被截流机构送到液氮添加室内部;所述进料机构包括储料仓,所述储料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大米导向的斜挡板。
优选的,所述截流机构包括活动设置在灭杀室内部的截流网,所述截流网的底部设置有两个侧板,所述侧板与液氮添加室相配合,所述截流网的四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与所述进料口相对的挡板上开设有下料口,所述挡板上设置有两个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端部转动设置在灭杀室的内壁中。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包括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所述灭杀室的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导向轮在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所述灭杀室的内部设置有弧形槽,所述第二导向轮在所述弧形槽的内部滑动。
优选的,所述灭杀室的室壁上设置有内槽和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部侧壁设置有向外凸起的抵块,所述升降板在所述内槽中滑动;所述抵块和挡板相抵接。当挡板向上移动的时候,挡板会挤压抵块,抵块会带动升降板向上移动,从而截流网在发生倾斜的时候,挡板同时提升,从而大米会从下料口进入到低温室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液氮添加室包括开设在灭杀室侧壁上用于添加液氮的添加口,所述添加口与液氮槽连通,所述液氮槽设置在灭杀室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控料机构包括设置在灭杀室内壁上的门板,所述门板的底部设置有顶簧,所述储料仓上设置有两组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门板的一侧,所述灭杀室的顶部设置有板槽,所述门板滑动连接在板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门板的内部设置有两个竖直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底部连通有横向的横槽,所述门板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上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在所述导向槽、横槽的内部滑动。
优选的,所述稳定杆的端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限位活动块的限位块;当顶块向上移动时,顶块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推动活动块,活动块翻转;顶块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推动活动块同步向下移动,直到通过活动块将稳定杆挤压顶簧后分离。
大米中米象的快速杀灭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包装大米通过截流机构输送到液氮添加室的内部,浸泡于液氮添加室中0.5-3.5 min,进行低温预处理,处理温度为-147至-209℃,处理完成后通过截流机构将大米捞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03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类零件表面缺陷检测平台
- 下一篇:一种空气预热器电机故障紧急盘车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