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雷滤波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08817.6 | 申请日: | 202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13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惠祥云;罗永胜;冉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H02H9/04;H02H9/02;H02M1/14 |
代理公司: | 西安凯多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90 | 代理人: | 范倩 |
地址: | 471099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雷 滤波 组件 | ||
一种防雷滤波组件,包括屏蔽壳体、航空连接器、断路器、高频滤波器、雷电防护电路、电源滤波电路及浪涌抑制电路;航空连接器为产品对外交联接口;断路器用于实现产品供电的过载和断路器保护功能;信号经过穿心电容穿过腔体隔板,以实现隔离和信号的高频滤波;雷电防护电路、电源滤波电路及浪涌抑制电路一体设计在一块电路板上,雷电防护电路用于抑制因雷电间接效应引起的瞬态过压或过流通过电缆束耦合引起后级电路损坏或干扰系统信号传输。采用本发明,多个功能模块和电路一体化设计,相互配合,以实现过载和断路器保护、高频滤波、雷电间接效应防护、电源滤波及浪涌抑制等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某机载光电产品的防雷滤波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载光电产品均采用独立的滤波连接器、雷电防护模块、电源滤波器及浪涌抑制器来分别实现信号高频滤波、雷电间接效应防护、电源滤波及浪涌抑制功能。此种设计方式占用的空间尺寸大、走线复杂,在产品内部布局、隔离难度大。随着装备技术的发展,对产品的体积、重量、雷电防护、电磁兼容性及电源特性等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设计的集成度是兼顾各方面需求的一种比较理想的设计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用于某机载光电产品的防雷滤波组件,用于实现过载和断路器保护、高频滤波、雷电间接效应防护、电源滤波及浪涌抑制等功能,以解决传统技术中走线复杂和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防雷滤波组件,包括屏蔽壳体、航空连接器、断路器、高频滤波器、雷电防护电路、电源滤波电路及浪涌抑制电路。屏蔽壳体内部设置成三个屏蔽腔体,以达到较好的隔离效果;航空连接器为产品对外交联接口;断路器用于实现产品供电的过载和断路器保护功能;信号经过穿心电容穿过腔体隔板,以实现隔离和信号的高频滤波;雷电防护电路、电源滤波电路及浪涌抑制电路一体设计在一块电路板上,雷电防护电路用于抑制因雷电间接效应引起的瞬态过压或过流通过电缆束耦合引起后级电路损坏或干扰系统信号传输,电源滤波电路用于对机上供电进行滤波处理,并控制产品的电源线传导发射,浪涌抑制电路用于实现产品供电的过压浪涌、欠压浪涌防护。采用本发明,多个功能模块和电路一体化设计,相互配合,以实现过载和断路器保护、高频滤波、雷电间接效应防护、电源滤波及浪涌抑制等功能。
屏蔽壳体:前面板与产品共形设计,作为产品对外连接的安装面板;内部隔离成三个独立的屏蔽腔体,第一个腔体内安装插座和断路器,第二个腔体内安装雷电防护、电源滤波及浪涌抑制电路板,第三个腔体内安装插座。
高频滤波器为螺纹型穿心电容,固定在腔体间的隔板或腔体壳体上,与后级雷电防护电路通过柔性印制板连接。
雷电防护电路、电源滤波电路及浪涌抑制电路设计在一块电路板上,该电路板安装在壳体上,其保护地通过多个安装孔大面积附铜与壳地良好搭接。
本发明的优点:采用本发明的防雷滤波组件,较传统设计体积小、重量轻;雷电防护、滤波及浪涌抑制三个功能电路合理布局,相互配合,能比较好的实现光电转塔在雷电防护、电磁兼容及浪涌抑制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防雷滤波组件组成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防雷滤波组件前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防雷滤波组件后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防雷滤波组件内部布局图;
图5为本发明的雷电防护、滤波及浪涌抑制电路图;
图6为本发明的浪涌抑制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88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