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外翻式缝合器的执行机构、缝合器及缝合器质量检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05439.6 | 申请日: | 2022-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0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薛建新;高子兵;刘俊;夏云;蔡正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建新;南京五色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15 | 分类号: | A61B17/115;A61B17/072;A61B17/3209 |
代理公司: |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32346 | 代理人: | 李维朝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外翻 缝合 执行机构 质量检验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外翻式缝合器的执行机构,包括钉仓机构、钉砧机构、传动机构,所述钉仓盖、钉仓座、钉砧座上设置有沿执行机构长度方向延伸的穿入槽,该穿入槽在钉仓盖、钉仓座、钉砧座的远端形成有开口;在所述穿入槽的两侧,所述钉仓盖、钉砧座上还设置有沿执行机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引槽;所述钉仓机构内的缝合钉分列所述穿入槽的两侧,位于所述穿入槽与导引槽之间。本发明设置了穿入槽,吻合组织断端可以从开口牵引进入穿入槽,然后可以将两断端向两侧外翻平铺,再对位缝合,通过器械实现腔内外翻缝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外翻式缝合器的执行机构、缝合器及缝合器质量检验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诞生了替代传统手工缝合的切割吻合器;切割吻合器具有吻合迅速、可靠、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其工作原理类似于订书机,即利用钛钉和刀片分别对组织和器官进行吻合切割的过程。已有的切割吻合器主要是用于皮肤、消化道、血管、肺等的切割吻合,可适用于腹腔镜和开放手术。很多管腔样体内结构(如泌尿道:包括尿道、膀胱尿道、输尿管膀胱、输尿管;肠道、血管等)的修复重建目前临床上主要依赖于手工带线吻合和使用腔内圆形吻合器或者多个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吻合。
目前临床使用的腔内缝合器主要适用于消化道重建的侧侧缝合,需要使用多个直线型切割缝合器或钉仓。这种缝合方式至少有三个缺陷:(1)改变了人体正常解剖结构,缝合钉交界处术后容易出现缝合口组织坏死、缝合瘘、出血;(2)缝合后,管腔内容物通过造瘘口时,在管腔内形成90°的转向,不够畅通,容易引起梗阻;(3)需要进行两次或多次缝合,大大增加了手术费用和手术难度。除此之外,已有的腔内切割缝合器在胆道、输卵管、输尿管、尿道等较小管腔缝合中均无能为力,或仅能行使闭合切割功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现有技术的存在的问题。
如图1所示,手术中形成两段待缝合的管腔,需要将管腔的端端缝合在起来。
结合图2、3、5,是目前常用的内翻吻合手术,首先在右端的管腔上开一个创口A1,将图3中的端部弯曲的吻合器伸进管腔中,吻合器的操作手柄位于管腔外部,牵拉管腔的两个断端到圆形钉砧A8、圆形钉仓A9之间,推动推钉座A11击发圆形钉仓A10中的吻合钉,将管腔的两断端钉在一起,环形刀片A9将多余的组织切除,从而且形成图2中的一圈内翻缝合管腔组织A2。然后将吻合器通过创口A1从管腔中拿出来,再使用图5中的吻合器将创口A1缝合起来。这种缝合方式至少有三个缺陷:(1)采用内翻式吻合,在管腔中形成突出管腔内壁的内翻缝合管腔组织A2,很容易在术后造成狭窄、梗阻等诸多并发症。(2)需要在管腔上开一个创口A1并且需要再次吻合,该创口是因手术需要额外开设的,增加了手术难度,也给病人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3)使用多种吻合器,大大增加了手术费用。
结合图4、5,这是第二种吻合方式,将图1中的右端管腔进行牵拉,将两断端并列摆放,使得两管腔外壁贴在一起,再利用图5所示的直线型吻合器将贴在一起的管腔侧侧吻合起来,即,将两贴在一起的管腔壁放在钉仓A6、钉砧A7之间,击发钉仓A6中的吻合钉将两段管腔的管腔壁吻在一起,然后在吻合起来的部位开设一个造瘘口A3,最后再将两段管腔的端部通过图5所示的直线型吻合器吻合起来。造瘘口A3就成了两段管腔的连通口。这种吻合方式至少有三个缺陷:(1)由于需要改变其中一段管腔的原有走向,通过外力牵拉管腔,这种方式本身就会对管腔造成损害。(2)吻合后,管腔中的流动内容物通过造瘘口A3移动,在管腔内形成90°的转向,流动不够畅通,容易阻塞。(3)需要进行两次或多次吻合,大大增加了手术费用和手术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建新;南京五色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薛建新;南京五色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54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