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心脏减容植入体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05356.7 | 申请日: | 2022-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0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阮成民;王焱;凌友;姜亚伦;郝振华;梁玉麟;郑宇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脉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雪莎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脏 植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心脏减容植入体,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包括隔离本体;隔离本体呈一体化编织成型,隔离本体能够对无效心腔隔离;编织结构的隔离本体植入时不再需要球囊扩张,隔离本体的受力呈分散状,提高了隔离本体的机械性能,第一内凹结构靠近心尖位置,隔离本体能够在心尖位置较窄的空间内完成随形收缩,由于第一内凹结构与心尖处具有间隙,不会形成直接接触,不会损失心尖内壁,当心尖至心室逐渐扩张,通过隔离本体完成对心室无效心腔隔离,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支撑骨架对心室壁进行支撑,需要采用球囊扩张增加手术操作时间和风险,器械骨架结构所受应力集中易断裂,减容效果不理想,以及支撑底座会对心尖内壁造成损伤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心脏减容植入体。
背景技术
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并可能致死亡,患者的心脏无法提供足够的血流来满足机体的需求。心力衰竭的症状对生活质量有负面影响,包括呼吸短促、持续咳嗽或喘息、机体组织中过度积液(水肿)、疲乏、食欲减退或恶心、思维迟钝、心率加快。近年来心力衰竭的患病率逐年增高,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心脏病发作后,许多患者出现左心室扩大,导致心排量降低,继而引起呼吸急促等心力衰竭症状,左心室减容装置器械是一项用于隔离受损心肌的基于导管的微创治疗技术,将无功能的心脏部分与健康的、有功能的部分隔离开来,从而缩小左心室的总容积,恢复其形态和功能。
现有技术中的左心室减容装置的主体结构为弹性的镍钛支撑骨架和支撑底座,骨架上覆有一层高分子膜;该装置通过经导管微创介入手术,经股动脉,沿主动脉上行,通过主动脉瓣送至左心室植入部位,支撑底座接触心尖的内壁,支撑骨架扩张后将心室隔离为静止心腔和动态心腔。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左心室减容装置存在下列缺陷:由于是利用弹性的镍钛支撑骨架进行支撑,因此植入时需要采用球囊扩张,使伞体充分展开,增加一定的手术操作时间和风险;植入后,随心室运动,器械骨架结构所受应力比较集中,易断裂;骨架结构上的覆膜随心室运动易发生收缩折叠、密封性不好,减容效果不理想,且长期易发生撕裂;植入后,支撑底座需要一直接触着心尖内壁,在心脏不停地搏动过程中,心尖内壁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支撑底座的摩擦,以致造成对患者心尖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脏减容植入体,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支撑骨架对心室壁进行支撑,需要采用球囊扩张增加手术操作时间和风险,器械骨架结构所受应力集中易断裂,减容效果不理想,以及支撑底座会对心尖内壁造成损伤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心脏减容植入体,包括:隔离本体;
所述隔离本体通过一体化编织成型,所述隔离本体能够植入至心室中,且所述隔离本体与心室壁贴合,以对无效心腔隔离;
所述隔离本体具有中空腔,且所述隔离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内凹结构,所述隔离本体通过所述第一内凹结构与心室的心尖位置靠近,所述隔离本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内凹结构随着心尖至心室的位置随形收缩。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隔离本体通过弹性丝材编织成型。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件;
所述隔离本体的弹性丝材在靠近心尖处的一端弧形收拢至所述固定件中,以使所述固定件和所述隔离本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内凹结构。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隔离本体包括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
所述第一弧形段以所述固定件为中心沿着第一方向编织形成一体化网状结构,所述第二弧形段以所述第一弧形段延伸沿着第二方向编织形成一体化网状结构,所述第二弧形段靠近所述第一弧形段的一端与心尖处的心室壁贴合,且所述第二弧形段沿着心室壁贴合延伸;
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相反的两个方向。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脉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脉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53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