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然能源运行的便携式蓄冷送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05254.5 | 申请日: | 2022-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7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惠;康黎明;要可盈;郭馨阳;杨晓春;张聪;师琦丽;姚舜华;程远达;段鹏飞;华靖;王谦;宋林烨;李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89;F24F13/30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张淑枝 |
地址: | 030024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然 能源 运行 便携式 送风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然能源运行的便携式蓄冷送风装置,包括:主体、天空辐射制冷侧膜、电槽、毛细血管状枝状管网、烟管、相变蓄冷材料和直流风机。主体的上下端分别设置上静压箱和下静压箱,主体内部填充相变蓄冷材料进行蓄冷释冷。毛细血管状枝状管网位于主体内部,主体的上、下表面均开孔,开孔用于连接毛细血管状枝状管网的上下两端。空气经过上静压箱进入毛细血管状枝状管网,由下静压箱内的直流风机吸入后,沿烟管流动至条缝形出风口送至装置外;下静压箱下端为电槽,电槽内设置蓄电池,蓄电池用于为直流风机供电。本发明的优点是:全自然能源运行,白天蓄电、晚上蓄冷,显著提高了绿色清洁能源的利用率,实现能源自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制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舒适性好、实用性强、可以全自然能源运行的蓄冷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品质也不断提高,空调行业的发展也逐渐成熟。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制冷空调发展方向逐渐向节能环保转变。因此,如何利用自然和谐的技术在炎炎夏日营造一种局部低温冷环境,成为了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目前传统的便携式风扇,很难满足人们对低于环境温度冷风的需求,不能做到全自然能源运行,不能吹出舒适轻柔的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全自然能源运行的便携式蓄冷送风装置。
为了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自然能源运行的便携式蓄冷送风装置,包括:天空辐射制冷顶膜1、上静压箱2、主体3、空气夹层4、天空辐射制冷侧膜5、下静压箱6、电槽8、毛细血管状枝状管网12、烟管14、相变蓄冷材料15和直流风机17。
主体3为中空的圆柱形,主体3的上下端分别设置上静压箱2和下静压箱6,主体3内部填充相变蓄冷材料15进行蓄冷释冷。
毛细血管状枝状管网12位于主体3内部,主体3的上表面设有开孔A,开孔A连接毛细血管状枝状管网12的上端,主体3上端的上静压箱2设有进风口,进风口将空气送入静压箱2内,并通过开孔A送入毛细血管状枝状管网12内,主体3下端设有若干开孔B,毛细血管状枝状管网12的下端与每个开孔B接通。毛细血管状枝状管网12内的空气通过开孔B进入下静压箱6,由下静压箱6内的直流风机17吸入后,沿烟管14流动至装置外。
上静压箱2的顶部和主体3四周分别铺设天空辐射制冷顶膜1和天空辐射制冷侧膜5。
主体3与天空制冷侧膜5之间设置了空气夹层4。
下静压箱6下端为电槽8,电槽8内设置蓄电池,蓄电池用于为直流风机17供电。
在白天,室外热空气在直流风机17的作用下被吸入上静压箱2,在流经毛细血管状枝状管网12时与相变蓄冷材料15换热,将热量传递给相变蓄冷材料15后变为冷空气吹出,材料吸热熔化。在晚上,利用天空辐射制冷顶膜1和天空辐射制冷侧膜5在上静压箱2营造出低温环境,室外空气降温为密度大的冷空气,通过低阻力的毛细血管状枝状管网12自然流入蓄冷单元,将冷量传递给相变蓄冷材料15后变为热空气,利用烟囱效应从装置右侧烟管14排出,材料放热凝固。
作为优选,在下静压箱6与电槽8之间铺设绝热膜7,可以有效阻隔白天下静压箱6内的冷空气与电槽8产生的热传导。
作为优选,进风口采用滤网进风口11。
作为优选,相变蓄冷材料15为八水偏硼酸锂。
作为优选,在主体3的内壁向内肋化,增设翅片13,提高蓄冷材料15夜间蓄冷的效率。
作为优选,烟管14下部设有排水口16,及时排出可能产生的凝结水,烟管14的顶部为条缝形出风口10,适当扩大吹风面积营造舒适的吹风感,避免孔口送风给人带来不愉快的冲击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52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