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支腿反力调整的悬臂梁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04915.2 | 申请日: | 2022-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0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孙九春;沈路路;薛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10 | 分类号: | E01D2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王亚琼 |
地址: | 31805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支腿反力 调整 悬臂梁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基于支腿反力调整的悬臂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悬臂梁拼装阶段和架桥机过孔阶段;
所述悬臂梁拼装阶段包括:
在架桥机的主桁梁(1)上由前至后设置三个支腿,并将三个所述支腿一一对应地放置于所述悬臂梁的始发块中心位置、所述始发块的悬臂端或所述始发块一侧的节段梁(52)上、以及所述悬臂梁一侧的边跨桥墩上,所述始发块设置于中跨桥墩上;
所述架桥机的第一天车(2)和第二天车(3)从所述始发块同一侧先后吊运一节节段梁(52),并将所吊运的节段梁(52)分别安装至所述始发块的两侧;
所述架桥机过孔阶段包括:
在后侧悬臂梁施工完成后,将所述架桥机由后侧施工位置平移至前侧施工位置,以进行前侧悬臂梁施工;
在所述悬臂梁拼装阶段和所述架桥机过孔阶段,实时监测支撑于所述始发块的悬臂端或所述始发块一侧的节段梁(52)上的支腿的支反力F1,并在支反力F1超出安全阈值时,调低该支腿的高度以降低该支腿的支反力F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支腿反力调整的悬臂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梁拼装阶段包括后侧悬臂梁拼装阶段,三个所述支腿由前至后依次为第一支腿(41)、第二支腿(42)和第三支腿(43),所述第一支腿(41)设置于第一始发块(51)的悬臂端或所述第一始发块(51)前侧的节段梁(52)上,所述第二支腿(42)设置于所述第一始发块(51)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三支腿(43)设置于后侧边跨桥墩(61)上,所述第一始发块(51)为所述后侧悬臂梁中的始发块;
所述后侧悬臂梁拼装阶段包括:
S1、所述第一天车(2)吊运一节段梁(52),并前移至所述第一支腿(41)和所述第二支腿(42)之间后停止;
S2、所述第二天车(3)吊运一节段梁(52),并前移至所述第一始发块(51)的后侧待安装位置;
S3、降低所述第一支腿(41)的高度,以降低所述第一支腿(41)的支反力F1;
S4、所述第一天车(2)携节段梁(52)前移至所述第一始发块(51)的前侧待安装位置;
S5、同步对称安装所述第一天车(2)和所述第二天车(3)所吊运的节段梁(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支腿反力调整的悬臂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悬臂梁拼装阶段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第一支腿(41)初始支撑于所述第一始发块(51)的悬臂端,于所述第一始发块(51)的前侧每增加两节节段梁(52)后,将所述第一支腿(41)移动至最前侧的节段梁(52)上,并进行锚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支腿反力调整的悬臂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悬臂梁拼装阶段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始发块(51)前后两侧各安装完成四节节段梁(52)后,向前移动所述架桥机的主桁梁(1)至设定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支腿反力调整的悬臂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悬臂梁拼装阶段还包括以下步骤:
S6、在所述第一始发块(51)的前后两侧依次安装完成九节节段梁(52),此时所述第一支腿(41)支撑于所述第一始发块(51)前侧第八个节段梁(52)上;
S7、在所述第一始发块(51)后侧第六个节段梁(52)上安装第一辅助支撑(44);
S8、前移所述第二天车(3)至靠近所述第二支腿(42);
S9、拆除所述第三支腿(43),并将所述第三支腿(43)前移安装至所述第一始发块(51)后侧的第七个节段梁(52)上,随后拆除所述第一辅助支撑(44);
S10、所述第二天车(3)吊运所述第一始发块(51)后侧第十个节段梁(52)至待安装位置;
S20、安装所述第一始发块(51)后侧第十个节段梁(52),并将该节段梁(52)固定于所述后侧边跨桥墩(6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491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