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敏荧光材料在防伪商标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01899.1 | 申请日: | 2022-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9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盛兰;施维;史月月;郝翠婷;张晓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F3/00 | 分类号: | G09F3/00;C09D11/38;C09D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海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07 | 代理人: | 郝彦东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敏 荧光 材料 防伪 商标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防伪商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热敏荧光材料在防伪商标中的应用。本发明将三种基色热敏荧光材料分别与乙醇混合,得到三种基色荧光油墨;将三种基色荧光油墨喷墨打印至载体表面,再将载体未喷墨打印的一面粘贴于待检测物品上,得到防伪商标。本发明的三种基色热敏荧光材料独立的由荧光团、荧光修饰剂和基质组成,该热敏荧光材料具有三种基色、可印刷,且检测方便、灵敏度高、成本低、变色明显、响应速度快、可多次重复检测,在检测时对防伪商标进行升温,随着温度的升高,蓝绿红三种颜色的防伪图案分步显示,可实现多重防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商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敏荧光材料在防伪商标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防伪手段也多种多样,例如使用热敏纸标签、光刻防伪图案等,然而假冒伪劣商品仍然层出不穷,对防伪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研发人员开发了多种防伪材料应用于防伪商标,且防伪检测技术与方法也多种多样,然而检测的成本、准确度参差不齐。传统的用于防伪商标中的热致变色荧光材料一般只有一种颜色,比较单一,防伪性能较差。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多重防伪、灵敏度高、可多次重复检测的防伪商标对防伪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敏荧光材料在防伪商标中的应用,解决现有防伪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敏荧光材料在防伪商标中的应用,将三种基色热敏荧光材料分别与乙醇混合,得到三种基色荧光油墨;将三种基色荧光油墨喷墨打印至载体表面,再将载体未喷墨打印的一面粘贴于待检测物品上,得到防伪商标。
优选的,在上述应用中,所述三种基色热敏荧光材料与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5~16mg:1mL;乙醇为体积分数90~95%的乙醇。
优选的,在上述应用中,所述三种基色热敏荧光材料为蓝色热敏荧光材料、绿色热敏荧光材料和红色热敏荧光材料;三种基色热敏荧光材料独立的由荧光团、荧光修饰剂和基质组成。
优选的,在上述应用中,所述荧光团与荧光修饰剂的质量比为10~25:1;荧光团和荧光修饰剂的总质量和基质的质量比为1:3~9。
优选的,在上述应用中,所述荧光团为香豆素衍生物CB、香豆素衍生物CG或尼罗红NR;荧光修饰剂为亚甲基蓝;基质为十二酸、十四酸或十八酸;
香豆素衍生物CB、香豆素衍生物CG、尼罗红NR的结构式分别为:
优选的,在上述应用中,所述蓝色热敏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香豆素衍生物CB和亚甲基蓝混合后加热直至熔化,冷却后与十二酸混合,得到蓝色热敏荧光材料;
绿色热敏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香豆素衍生物CG和亚甲基蓝混合后加热直至熔化,冷却后与十四酸混合,得到绿色热敏荧光材料;
红色热敏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尼罗红NR和亚甲基蓝混合后加热直至熔化,冷却后与十八酸混合,得到红色热敏荧光材料。
优选的,在上述应用中,所述加热的温度独立的为80~95℃;冷却的温度独立的为25~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18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