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波长混合型布洛赫表面激元光波导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98015.1 | 申请日: | 2022-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21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孔维敬;刘沁雨;尹荣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
主分类号: | G02B5/00 | 分类号: | G02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2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长 混合 布洛赫 表面 激元光 波导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亚波长光场限制能力和超低传输损耗的混合布洛赫表面激元光波导,该波导结构的横截面包括多层膜结构元件,位于多层膜结构元件上的低折射率介质缝隙层,嵌于低折射率介质缝隙层中的高折射率脊型介质区域,位于高折射率脊型介质区域上的高折射率介质纳米线以及包覆层。基于多层膜结构元件所激发的布洛赫表面激元模式与高折射率介质纳米线所激发的介质导波模式的耦合,可将光场限制在低折射率介质缝隙层中,同时高折射率脊型介质区域可进一步显著缩小光场分布范围,实现对传输光场的二维亚波长约束;同时由于该波导为全介质结构,可以显著降低传输光场的传输损耗。所述混合光波导结构解决了集成光波导器件中的损耗与干扰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波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亚波长光场约束的超低损耗混合型布洛赫表面激元光波导。
背景技术
布洛赫表面激元是存在于周期性的介质交替层光子带隙中的一种电磁波模式。这种模式存在于介质与介质的界面附近,其场强在界面处达到最大,并且在界面两侧均沿垂直于界面的方向呈指数式衰减。布洛赫表面激元的激发依赖于光子晶体结构的设计,几乎没有波长和偏振的限制。此外,由于结构中没有金属的存在,可以实现长程光传输。因而在诸如纳米光子器件、传感检测等方面有望实现性能更加优越的设计。
已有的激发布洛赫表面激元的光子器件结构均是在截断的光子晶体外加镀一层介电材料来实现,布洛赫表面激元的激发源于光子带隙结构中光束的反射、折射的相干叠加效应,因而其场约束能力相对较差,不利于光子器件的集成。为了克服现存大多数布洛赫表面激元光波导结构在传输特性方面的缺陷,更有效地实现模式损耗和光场限制能力两者之间的平衡,关于布洛赫表面激元的器件结构和设计成为布洛赫表面激元相关的最新研究热点。俄科院的Konopsky研究组采用光子晶体结构为基底,在其上再加镀一层金薄膜,在所形成的混合结构中激发了类似长程表面等离激元模式,这类波导可以实现较强光场约束但是传输距离往往相对较短。Descrovi等人采用在光子晶体结构表面加载二维介质条实现对布洛赫表面波的有效导引,实现了较低的传输损耗和较大传输距离,但代价是其模场尺寸往往相对较大不利于波导及器件的集成。本课题组采用在光子晶体结构表面加载金属纳米线,基于表面等离激元模式和布洛赫表面激元模式的耦合,可以有效增强光场限制能力但传输距离仍在微米级。进而采用在光子晶体结构表面加载介质纳米线,基于介质模式和布洛赫表面激元模式的耦合,可将光场约束到介质纳米线和光子晶体界面之间的低折射率介质狭缝中传输,同时保持较低的传输损耗。
本发明则提出了一种具备更强模场限制能力的亚波长混合型布洛赫表面激元光波导。在上述混合型波导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在介质纳米线和光子晶体结构之间的低折射率介质缝隙层中引入高折射率脊型介质,其模场限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具有较低的传输损耗。此波导对于实现各类有源及无源表面激元光学器件、集成光子芯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传统混合型布洛赫表面激元光波导的模场限制能力,提出一种亚波长、低损耗混合型布洛赫表面激元光波导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未经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80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