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站智慧安检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97621.1 | 申请日: | 202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43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曾志长;袁思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正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9/00 | 分类号: | G01V9/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刘祖展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晋***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站 智慧 安检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一种车站智慧安检系统,包括检测人体周身的旋转检测装置和检测人体双腿内侧的升降检测装置。通过旋转检测装置对人体周身进行检测,通过升降检测装置对人体双腿内侧进行检测,避免检测死角,高效的对人体进行全面检测;同时通过自动化检测取代人工检测,使得检测更加精准高效,且能避免遗漏;相比较于传统的检测方式,其具有高效率,高自动化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站智慧安检系统。
背景技术
安检门是一种检测人员有无携带金属物品的探测装置,又称金属探测门。金属探测安检门主要应用于机场、车站、大型会议室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用来检测人身体上隐藏的金属物品,如枪支、管制刀具等。现有的安检门在运行时,需要在安检门旁增设一名安检员,利用金属探测器在乘客的周身进行扫描探测,不仅安检效率低下,同时容易因安检员的疏忽,难以实现对乘客周身的全面扫描,导致安检门的可靠性降低。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且高自动化的车站智慧安检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车站智慧安检系统,包括检测人体周身的旋转检测装置和检测人体双腿内侧的升降检测装置。
所述旋转检测装置包括竖向固定于地面的外框架,与外框架旋转连接的检测机构,以及驱动检测机构旋转的第一驱动电机。
所述外框架包括两个竖向固定于地面的外侧边框,和连接于两个外侧边框上端且与地面相平行的外上边框。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处于外框架内相对外框架转动的内框架,和设置于内框架上的检测装置。
所述内框架包括两个与外侧边框相平行设置的内侧边框,和连接于两个内侧边框上端且与外上边框相平行的内上边框。
所述内上边框与所述外上边框旋转连接在一起。
所述内上边框的中心与所述外上边框的中心连接在一起。
所述内上边框相对于所述外上边框可旋转角度为0-180°。
所述内侧边框具有朝向另一个内侧边框第一内侧面;所述内上边框具有朝向地面的第二内侧面;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多个处于第一内侧面且竖向排列的第一检测器,和多个处于第二内侧面且横向排列的第二检测器。
所述第一检测器包括第一传感器和与第一传感器连接的第一报警灯;所述第二检测器包括第二传感器和第二报警灯。
所述第一报警灯和第二报警灯均具有第一蜂鸣器。
所述升降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地面的底座和与底座连接的升降检测器。
所述升降检测器包括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外壳,和安装于外壳内升降检测机构,所述外壳具有供升降检测机构伸出的开口;所述开口朝上设置。
所述升降检测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和与升降机构连接的检测装置。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承载件和驱动承载件升降的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承载件连接的螺杆,和驱动螺杆旋转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承载件具有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螺纹孔。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多个设置于承载件外表面的第三传感器,和与多个第三传感器连接的第二蜂鸣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一种车站智慧安检系统,通过旋转检测装置对人体周身进行检测,通过升降检测装置对人体双腿内侧进行检测,避免检测死角,高效的对人体进行全面检测;同时通过自动化检测取代人工检测,使得检测更加精准高效,且能避免遗漏;相比较于传统的检测方式,其具有高效率,高自动化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正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正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76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