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797056.9 | 申请日: | 2022-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66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 发明(设计)人: | 谢飞;冯振飞;刘光忠;苏浩楠;聂倚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得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67/566 | 分类号: | H04L67/566;H04L67/02;H04L67/1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吴松滨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统一 信息 模型 数据 互通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数据交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方法和装置,其方法包括:构建数据互联互通系统,数据互联互通系统包括多层级构建的信息模型及Web服务端口、消息服务端口及数据库服务端口;数据互联互通系统获取外部系统的数据交互请求;数据互联互通系统判断数据交互请求的对接方式;根据对接方式,将信息模型和Web服务端口、消息服务端口或数据库服务端口关联映射;完成关联映射后,外部系统通过数据互联互通系统进行数据交互。解决了现有的数据互联互通系统存在缺乏数据交互多端口互通机制,各数据端口之间不能实现互联互通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交互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度应用,众多的信息系统由不同厂商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平台技术开发建设,导致信息系统之间普遍存在信息交互、共享困难的问题,催生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孤岛”现象。数据互联互通是不同信息系统之间实现信息交互共享的基础,传统的数据互联互通解决方案主要可分为两种,其一是构建数据中心,将分散建设的应用信息系统数据进行整合,通过数据抽取、转换、汇聚、建模等步骤,实现数据大集中和统一共享;其二是使用数据服务总线,制定数据资源目录及清单,各应用信息系统按照总线技术规范进行数据交互。基于数据中心的数据互联互通方案及基于数据服务总线的数据互联互通方案需针对具体应用即时编制接口配置交互消息内容,缺乏数据交互多端口互通机制,各数据端口之间不能实现互联互通。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现有的数据互联互通系统存在缺乏数据交互多端口互通机制,各数据端口之间不能实现互联互通,无法形成多端口协同工作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数据互联互通系统存在缺乏数据交互多端口互通机制,各数据端口之间不能实现互联互通,无法形成多端口协同工作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方法和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方法。
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数据互联互通方法,包括:
构建数据互联互通系统,所述数据互联互通系统包括多层级构建的信息模型及Web服务端口、消息服务端口及数据库服务端口;
所述数据互联互通系统获取外部系统的数据交互请求;
所述数据互联互通系统判断所述数据交互请求的对接方式;
根据所述对接方式,将所述信息模型和所述Web服务端口、消息服务端口或数据库服务端口关联映射;
完成所述关联映射后,所述外部系统和所述数据互联互通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多层级构建的信息模型包括项目、业务模型和要素三个层级;所述信息模型对应一个所述项目,所述项目包括多个业务模型,所述业务模型对应单次数据交互中的数据资源;所述业务模型包括多个要素,所述要素为实际数据交互过程中的数据字段。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对接方式具体包括:Web服务端口通讯、消息服务端口通讯及数据库服务端口通讯,所述Web服务端口通讯基于Web服务实现,所述Web服务基于HTTP协议实现,对外提供统一资源定位系统,不同的所述业务模型通过HTTP协议头中的名称字段进行路由定位及解析响应;所述消息服务端口通讯基于消息服务队列实现,所述消息队列实现,对外提供统一资源定位系统,不同的数据资源对应不同的队列话题;所述数据库服务端口通讯基于数据库服务实现,所述数据库服务使用数据库适配器连接不同的数据库,并通过数据库代理服务基于业务模型生成不同的数据表。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业务模型中包含模型名称,所述模型名称作为所述业务模型的唯一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得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得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70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