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用新型重力发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96770.6 | 申请日: | 202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17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起;王笛;张德昊 |
主分类号: | F03G7/10 | 分类号: | F03G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252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用新型 重力 发动机 | ||
实用新型发动机是以物质重力做能源,将垂直于0°”‑180°的失去旋转动能的杠杆,在通过斜面时,做动力臂与阻力臂的相互转换即动能与势能相互转换,从而达到了能量的连续补充,组和杠杆即可围绕这圆心轴,做立式正时针椭圆圆周不间断的旋转。原因是:1.动力能源可增大。方法是杠杆增长,杠杆即可增多,重力能源即可增大,也就是组和重力差即可增大,2.反作用力,是固定不变的.即杠杆(单一杠杆)两端的重力及杠杆端点一米的自身重力(摩擦不计)。3.组和重力动能与单一的重力势能相互转换的方法是:利用输送带斜面进行转换的、即组和杠杆每旋转一定的角度就会使垂直于0°的杠杆做动力臂与阻力臂的相互转换从而达到了动能与势能的转换。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重力发动机,是根据牛顿力学利用物质的重力做能源通过组和杠杆的利用,可使能源增大从而达到了动能与势能的连续转换。它的可行性主要是:
1、利用了组和杠杆、轮轴、输送带的斜面,从而达到了连续自转的友谊效果。
2、此机器利用最大的重力动能转换单一杠杆上的重力势能。从而达到了连续做工,它的成功完全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一)背景技术
实用新型重力发动机,是在能源紧缺的背景下,煤炭、石油即将消耗殆尽的情况下,新能源又不能满足人类需要的情况下而发明的。
它的发明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而发明的。它利用重力做能源,利用组和杠杆两端的重力差做组和重力能源,重力能源可根据杠杆的增长而增多,组和动能即可无限的增大。动能与势能的转换方法是:
组和动能与单一势能的转换,就是利用组和杠杆的组和能量差转换其中一根杠杆两端的一米上的重力,使重力臂缩短一米转换成阻力臂,同时使阻力臂伸长一米转换成动力臂,从而达到了能量的转换,并再一次补充了组和能量差。这种利用重力做能源的发动机主要是采用了立式旋转运动,只有这样重力才能做能源(如果平动则不能)组和杠杆才能围绕着圆心轴,做立式椭圆圆周运动并连续不断。
(二)实用新型重力发动机的技术方案
举例说明:以四根杠杆为例
1、原料
1/1等同杠杆四根每米重10kg长为3m,杠杆两端可以伸缩,伸缩长度为1m。
1/2杠杆两端所加的物质重量为100kg,计8块。
1/3圆心轴一个长度为0.8m,圆心轴轴承2个。
1/4圆心轴支架一副。
1/5动力轮2个,半径为0.5m。从动轮4个,半径0.5m。小轮4个,半径0.1m。
1/6重力锁或磁力锁8个。
1/7斜面输送机2台。
2.组装。
1/2将四根杠杆长平分锯断,断电焊接在圆心轴中间部位,8个力臂成米字型,圆心夹角为45°。
2/2轮轴两端装上轴承固定在支架上。
3/2将伸缩臂端点固定上重力块(每块100kg)。
4/2将两条输送带对准垂直于0°-180°杠杆力臂上的重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组装示意图。(没表示支架开锁上锁结构)。
图2是图1可控的、组合杠杆组合能量与单一杠杆力臂转换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做近一步说明。
根据图(一)可知:
1.新型实用重力机不能自转的原因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起;王笛;张德昊,未经张国起;王笛;张德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67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