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氮燃烧头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96409.3 | 申请日: | 202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6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沈晓丰;近藤裕俊;谢国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佩亚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9/06 | 分类号: | F23C9/06;F23D14/08;F23D14/58;F23D14/64;F23D14/62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胡朝冰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 ||
一种低氮燃烧头,包括燃烧筒和从燃烧筒内部穿过的进气稳焰筒,所述燃烧筒与进气稳焰筒之间设有第一空气通道,所述进气稳焰筒内设有燃气供应管路,所述第一空气通道内设有一级烟气内循环结构。此低氮燃烧头可以将其周围未充分燃烧的烟气吸入预混管中进行再次燃烧,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燃气燃烧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烧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氮燃烧头。
背景技术
燃烧头是燃烧器上的重要零部件,其直接影响着燃气燃烧的是否充分和排放尾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的高低。燃气在燃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氮氧化物,而氮氧化物会污染空气。因此,如何降低燃气在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成为趋势。申请号为201920386208.X的一件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圆台形布风低氮燃烧头,其利用外管体与燃气管之间的环形间隙作为外空气流道,燃气管与内管体之间的环形间隙作为燃气流道,内管体构成内空气流道,形成了燃气与空气的立体加层结构,空气和燃气经通道在圆台布风火焰喷头内分层混合燃烧,减少了氮氧化物的生成。但是已经排放到燃烧头周围空气中的没有经过充分燃烧的燃气还是会混有大量的氮氧化物。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低氮燃烧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氮燃烧头,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氮燃烧头,包括燃烧筒和从燃烧筒内部穿过的进气稳焰筒,所述燃烧筒与进气稳焰筒之间设有第一空气通道,所述进气稳焰筒内设有燃气供应管路,所述第一空气通道内设有一级烟气内循环结构,所述一级烟气内循环结构包括预混管、第一回烟气管和燃气预混合烧嘴,所述预混管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预混管的顶端伸出燃烧筒,所述第一回烟气管连接在预混管的侧面,所述第一回烟气管的进口伸出燃烧筒,所述第一回烟气管的出口伸入预混管内部,所述第一回烟气管的出口倾斜设置,且第一回烟气管的出口朝向燃烧筒的顶部,所述燃气预混合烧嘴的一端与燃气供应管路连通,所述燃气预混合烧嘴的另一端伸入预混管内部,且燃气预混合烧嘴的横截面面积小于预混管内部的横截面面积以防止完全堵住第一空气通道内的气体进入预混管中。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空气通道内还设有二级烟气内循环结构,所述二级烟气内循环结构包括高压引射器和第二回烟气管,所述高压引射器设于第一空气通道内,所述第二回烟气管的一端伸出燃烧筒,所述第二回烟气管的另一端与高压引射器的管路连通。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空气通道内沿圆周均布有多个一级烟气内循环结构和二级烟气内循环结构,且所述一级烟气内循环结构和二级烟气内循环结构互相间隔设置。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预混管的侧面沿轴线方向上设有多个第一回烟气管。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回烟气管相对于第二回烟气管更靠近燃烧筒的顶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气稳焰筒内还设有第二空气通道,且所述第二空气通道位于燃气供应管路内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气稳焰筒的顶部设有保焰板。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预混管的顶部与保焰板的顶部齐平。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此低氮燃烧头可以将其周围未充分燃烧的烟气吸入预混管中进行再次燃烧,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燃气燃烧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设有二级烟气内循环结构,可以吸入更多的烟气进行再次燃烧,进一步降低了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佩亚实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奥林佩亚实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64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