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的鉴定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86200.9 | 申请日: | 202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2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冯嘉玥;梁夏;文颖强;李玉莲;杨红亮;蔡小林;邢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2;A01P1/00;C12R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知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7 | 代理人: | 杨巍;柴春玲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贝莱斯 芽孢 杆菌 鉴定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芽孢杆菌的鉴定以及其应用。所述芽孢杆菌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Rf21菌株,该菌株已于2022年3月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487。该菌株能够抑制草莓黄单胞菌(Xanthomonas fragariae),因此能够用于防治草莓细菌性角斑病和“空洞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主要涉及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鉴定方法和在防治草莓病害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草莓风味独特鲜美,栽培广泛,有“浆果皇后”的美称,它不仅食用口味好,而且营养价值高,富含多种维生素、矿质元素和抗氧化物质。目前我国草莓生产种植面积已达17.33万hm2,总产量约500万t,总产值达到600亿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草莓生产和加工出口国。目前我国草莓以设施栽培为主,近几年新出现的空洞病(也被称为空心病、断头病、髓空病等),是一种新型的毁灭性的细菌性病害。最新研究表明,该病原菌为草莓黄单胞菌(Xanthomonas fragariae)。近年来草莓空洞病已经成为中国草莓产业的重要病害,严重制约了草莓产业持续健康开展。草莓空洞病作为一种新型病害,目前还没有防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生产上起初不知道该病的病原菌,导致大量盲目用药,严重破坏自然环境,威胁人类健康。因此亟需寻找一种针对草莓空洞病的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的生物防治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生物防治草莓黄单胞菌(Xanthomonas fragariae)引起的草莓“空洞病”。
本发明意外从健康草莓植株根际土壤中发现并分离了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其名称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Rf21。发现该贝莱斯芽孢杆菌能够有效抑制草莓黄单胞菌并能防治草莓空洞病。
本发明涉及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名称为贝莱斯芽孢杆菌Rf21,其已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保藏,保藏号为CGMCCNo.24487。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抑菌剂,其包含作为活性成分的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或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发酵后得到的培养基上清液。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或包含作为活性成分的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的抑菌剂在防治由草莓黄单胞菌(Xanthomonas fragariae)引起的草莓细菌性角斑病及草莓空洞病病害中的用途。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或包含作为活性成分的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的抑菌剂在制备用于抑制草莓黄单胞菌(Xanthomonas fragariae)的生物制剂中的用途。
本发明分离纯化得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Rf21具有如下形态学特征(如图1):菌落为乳白色,半透明,边缘光滑规则,菌体分泌物可呈云雾状扩散,培养24h后菌落有褶皱状凸起。
包含本申请的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Rf21的发酵液的抑菌剂在不同温度、光照处理、紫外线处理、pH中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即在不同条件处理后均能显著抑制草莓黄单胞菌在琼脂平板上的生长;在盆栽试验中,喷施菌株Rf21菌液能够有效抑制草莓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病,降低病情指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进步性在于:
1.贝莱斯芽孢杆菌Rf21及其发酵液对草莓黄单胞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这是针对草莓“空洞病”这一病害的防治首次提供的一株生防菌株,在草莓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包含贝莱斯芽孢杆菌Rf21的发酵液的抑菌剂不仅具有优良的抑菌效果,而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即在各种温度、酸碱、光照等环境中均能发挥其抑菌作用,耐加工,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862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
- 下一篇: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