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管廊暗挖隧道联合支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79627.6 | 申请日: | 202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9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灵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灵丹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31122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管廊暗挖 隧道 联合 支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管廊暗挖隧道联合支护装置,包括内支撑架和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底部四周边缘均焊接有弧形抓钩,所述固定底座底部中部焊接有第一尖锥,所述第一尖锥外周焊接有倒刺,所述内支撑架和固定底座之间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内支撑架的顶部两角均设有L型支撑板,所述内支撑架的底部两角均焊接有C型支撑板,所述内支撑架的顶部和对立两侧均设有外支撑板,三个所述外支撑板和内支撑架之间均设有缓冲机构和报警机构。本发明的安装和拆卸均方便快捷,位置调整和更换均较为方便;可以对塌方进行检测预警,及时报告险情,避免造成更大的危险和经济损失;可对塌方进行一定缓冲,延长救援或维修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管廊暗挖隧道联合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热力、给水等各类工程管线集于一体,地上附着物为出装口及通风口等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城市管廊的隧道在挖掘好后,需要利用支护装置对其内部进行支撑保护,防止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塌方,造成危险和经济损失。
现有的城市管廊暗挖隧道联合支护装置安装固定好之后,一旦需要对其位置进行调整或者因其部件损坏需要更换时,其拆卸较为麻烦;且现有的支护装置只具有支撑保护的作用,无法对城市管廊的隧道塌方进行检测预警,无法及时将险情进行报告,容易造成危险和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城市管廊暗挖隧道联合支护装置,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城市管廊暗挖隧道联合支护装置,包括内支撑架和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底部的四周边缘均焊接有弧形抓钩,所述固定底座底部的中部竖直焊接有第一尖锥,所述第一尖锥外周倾斜焊接有倒刺,所述内支撑架和固定底座之间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内支撑架的顶部两角均设有L型支撑板,两个所述L型支撑板和内支撑架之间均焊接有连接板,所述内支撑架的底部两角均焊接有C型支撑板,所述内支撑架的顶部和对立两侧均设有外支撑板,三个所述外支撑板和内支撑架之间均设有缓冲机构和报警机构,三个所述外支撑板外侧均垂直焊接有第二尖锥。
两个L型支撑板和C型支撑板对城市管廊隧道的四角进行支撑,三个外支撑板对城市管廊隧道的内顶部和两侧内壁进行支撑。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弧形抓钩、第一尖锥和倒刺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弧形抓钩、第一尖锥和倒刺分别在固定底座底部的四周边缘、固定底座底部的中部和第一尖锥外周均匀分布。
通过设置有弧形抓钩、第一尖锥和倒刺,将固定底座安装于城市管廊隧道的内底部时,多个弧形抓钩、第一尖锥和倒刺均插入地面内,增加和地面的摩擦力和抓力,安装的更加稳固,防止其发生位移。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L型插杆和移动块,所述L型插杆的竖直部分焊接于内支撑架一侧底部的中部,所述固定底座中部水平开设有插槽,所述L型插杆的水平部分和插槽相适配,所述插槽的侧面垂直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一端水平焊接有弹簧,所述移动块水平焊接于弹簧另一端,所述移动块的前端为倾斜面,所述L型插杆的水平部分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和移动块前端相适配,所述凹槽的侧面垂直开设有滑槽,所述移动块一侧中部垂直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滑动连接于滑槽内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从滑槽内伸出并位于固定底座外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焊接有拨动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灵丹,未经张灵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796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