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寿命预测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72821.1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8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7 | 分类号: | G01R31/367;G01R31/39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雷莹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寿命 预测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寿命预测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的电池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待评价的电池,根据电池的标定生命周期和电池所处环境的温度场进行分析,获取电池充放电测试的循环圈数m,并根据循环圈数m进行分析获取循环里程L2;S2、基于温度场的温度分布,模拟电池在整车端的使用状态,制定电池充放电测试的预设工况;S3、根据预设工况和循环里程L2进行分析及调整,获取用于电池充放电测试的测定工况和测定循环周期;S4、在测定工况下,对电池在测定循环周期内进行连续充放电测试,获取电池的测定生命周期。本发明所述的电池寿命预测方法,可更准确地模拟电池在整车端的使用工况,获取电池实际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寿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寿命预测方法。同时,本发明也涉及存储有能够执行该电池寿命预测方法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对于动力电池,使用寿命是非常重要的表征参数。现有的电池寿命测试方法受限于项目周期及成本等影响,主要执行的是恒倍率/工况充放电测试,并在测试过程中以循环圈数和SOH作为结束条件的方式,来实现对电池寿命的评测。
上述方法虽然可以对电池产品的健康趋势进行预估,但是电池的测试工况为固定工况,缺少对整车在实际使用状态下的环境因素的考量,无法应对整车端在使用状态下多样化的老化机制、显著的设备变异性和多种动态操作条件,因此,无法有效评估电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电池寿命预测方法,以可有效评估电池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池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待评价的电池,根据所述电池的标定生命周期和所述电池所处环境的温度场进行分析,获取所述电池充放电测试的循环圈数m,并根据所述循环圈数m进行分析获取循环里程L2;
S2、基于所述温度场的温度分布,模拟所述电池在整车端的使用状态,制定所述电池充放电测试的预设工况;
S3、根据所述预设工况和所述循环里程L2进行分析及调整,获取用于所述电池充放电测试的测定工况和测定循环周期;
S4、在所述测定工况下,对所述电池在所述测定循环周期内进行连续充放电测试,获取所述电池的测定生命周期;
S5、根据所述测定生命周期与所述标定生命周期进行对比及分析,确定所述电池的实际生命周期。
进一步的,在S1中,所述标定生命周期包括用于表征所述电池在整车端使用状态下理论时间寿命的标定年限n1(n=1、2、3…N,N为整数),以及用于表征所述电池在整车端使用状态下理论循环内的标定里程L0(km);和/或,
所述温度场分布为所述电池在整车端使用状态下所处的春季子温度场、夏季子温度场、秋季子温度场和冬季子温度场。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标定年限n1和所述标定里程L0进行分析,获取大循环圈数M和大循环里程L1,且所述大循环圈数M=n1,所述大循环里程L1=L0/M;根据所述温度场的分布和所述大循环里程L1,获取所述循环圈数m和所述循环里程L2,所述循环圈数m取值为所述温度场中子温度场的个数,所述循环里程L2=L1/m。
进一步的,在S2中,所述预设工况包括温度工况、充放电工况和道路循环工况;其中,所述充放电工况包括所述电池的单次充电时间、单次放电时间和静置时间;所述道路循环工况包括高速行驶工况、公路行驶工况和恶劣行驶工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温度工况包括基于所述温度场的温度分布所获取的环境温度条件,以及基于所述环境温度条件、所述充放电工况和所述道路循环工况进行分析,获取的工作温度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728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