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天器在轨运行状态的显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68336.7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03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冀;骆吉洲;杨剑群;吕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3 | 代理人: | 万娟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天器 运行 状态 显示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天器在轨运行状态的显示方法,涉及航天器仿真计算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解析环境文件,将解析后的数据信息存入内存结构中,所述数据信息包括航天器四元数、轨道六根数、原子氧密度、来流方向、光照方向以及经纬高中的一种或几种;创建播放控制组件,利用所述播放控制组件实现航天器在轨运行中迎风面、受晒面和/或运行轨道的显示,其中,所述播放控制组件根据所述内存结构中原始数据的时间设置所述播放控制组件的起止时间范围以实现对显示影像画面的播放控制。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可达到直观显示航天器在轨运行过程中迎风面、受晒面以及运行轨道的目的,且方法简单,显示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仿真计算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航天器在轨运行状态的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航天器表面的保护性涂层材料的剥蚀/掏蚀现象极大地影响其实际服役时间的长短,而剥蚀/掏蚀现象主要源自航天器外表面持续暴露于原子氧环境并受到紫外辐照。原子氧/紫外辐照通量的大小和涂层材料的选择决定了剥蚀/掏蚀效应的强弱。用实验研究选择最优的表面涂层材料,耗时长,费用高,不适用于材料的选择。这就需要借助仿真软件根据飞行环境参数计算航天器表面各处的原子氧/紫外通量,并利用通量模拟各种材料的原子氧/紫外辐照综合效应以及的剥蚀/掏蚀效应。但现有技术中,各种仿真软件在计算原子氧剥蚀/掏蚀效应时并没有考虑到航天器的不同轨道、运动状态和太阳翼的姿态等,无法对航天器运行状态进行直观地展示,影响模拟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各种仿真软件在计算原子氧剥蚀/掏蚀效应时并没有考虑到航天器的不同轨道、运动状态和太阳翼的姿态等,无法对航天器运行状态进行直观地展示,影响模拟效果中的至少一个方面。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航天器在轨运行状态的显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解析环境文件,将解析后的数据信息存入内存结构中,所述数据信息包括航天器四元数、轨道六根数、原子氧密度、来流方向、光照方向以及经纬高中的一种或几种;
步骤S2,创建播放控制组件,利用所述播放控制组件实现航天器在轨运行中迎风面、受晒面和/或运行轨道的显示,其中,所述播放控制组件根据所述内存结构中原始数据的时间设置所述播放控制组件的起止时间范围以实现对显示影像画面的播放控制。
可选地,步骤S2中,所述对显示影像画面的播放控制,包括对上一帧、下一帧、首帧以及末帧的播放控制。
可选地,所述利用所述播放控制组件实现航天器在轨运行中迎风面、受晒面以及运行轨道的显示,包括:利用所述播放控制组件实现航天器在轨运行中迎风面、受晒面、二维运行轨道面和/或三维运行轨道的显示。
可选地,步骤S2中,所述利用所述播放控制组件实现航天器在轨运行中三维运行轨道的显示,包括:
步骤S201,利用参数设置,设置轨道显示形式;
步骤S202,获取模型文件,将所述模型文件加入到场景中以表示航天器在不同轨道点的位置;
步骤S203,初始轨迹线的信息,标记所述轨迹线上的两点坐标,设置旋转矩阵、轨迹线的颜色以及轨迹线的宽度;
步骤S204,利用定时器发送轨道点更新信号,利用所述轨道点更新信号完成对航天器在轨运行中三维运行轨道的显示。
可选地,步骤S201中,所述轨道显示形式包括地固系统轨迹形式或地球固连坐标系轨迹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683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