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眼睛玻璃体注射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67527.1 | 申请日: | 2022-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8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党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党文君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无锡坚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8 | 代理人: | 赵贵春 |
地址: | 463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眼睛 玻璃体 注射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眼睛玻璃体注射器,包括注射器本体和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与所述注射器本体相连接的连接件、与所述连接件活动连接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具有两个工作位置:第一工作位置下,所述定位件的定位侧与患者的眼角膜缘相贴合,所述定位件的定位侧与所述注射器本体的针尖间距为3.5mm‑4mm,所述针尖与眼睛玻璃体相贴合;第二工作位置下,所述定位件与患者的眼球相分离,所述针尖进针后开始注射。上述眼睛玻璃体注射器结构合理,既保证了进针位置的准确性,又提高了术者操作的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眼睛玻璃体注射器。
背景技术
玻璃体腔注射是在预定的组织内进行注射,以便获得即时疗效;玻璃体腔注射通常用于玻璃体切割术中给药(或注气)、感染性眼内炎、眼内新生血管疾病等需玻璃体注药的情况,具有减轻炎症、黄斑水肿、抑制新生血管等作用。
玻璃体腔注射时若注射部位不准确,注射部位离角膜缘太近,会引起针头刺入晶体引起外伤性白内障,太远离角膜缘可能会误伤涡静脉等引起眼内出血等其他并发症。
现有技术中的玻璃体腔注射用定位装置如CN211095213U所述的,包括用于固定眼球的眼球固定体,在所述眼球固定体上设置至少一个注射定位尺,在注射定位尺上设置注射定位部,眼球固定体压盖在角膜缘上时,注射定位部与角膜缘的距离为3.5mm~4mm;所述注射定位部包括允许注射针穿置的压迫止血密封体,注射针穿过压迫止血密封体后能进行所需的玻璃体腔注射,注射后注射针与压迫止血密封体分离时,利用所述压迫止血密封体能密封注射部位且能对注射部位进行压迫止血。
上述玻璃体腔注药的方法是医护人员先用定位装置测量下针位置(眼角膜缘后3.5-4mm),然后进针注入预先抽好的药物(另一只手更换器械拿取棉签),注完后迅速拔出针头,用棉签对针眼位置按压止血消毒。
上述操作步骤较为繁琐,操作过程中术者需要更换器械,操作较为不便,且由于定位装置与注射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器械,两手操作时增大了相互错位的可能性,导致进针位置发生偏移。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眼睛玻璃体注射器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眼睛玻璃体注射器,既保证了进针位置的准确性,又提高了术者操作的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眼睛玻璃体注射器,包括注射器本体和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与所述注射器本体相连接的连接件、与所述连接件活动连接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具有两个工作位置:第一工作位置下,所述定位件的定位侧与患者的眼角膜缘相贴合,所述定位件的定位侧与所述注射器本体的针尖间距为3.5mm-4mm,所述针尖与眼睛玻璃体相贴合;第二工作位置下,所述定位件与患者的眼球相分离,所述针尖进针后开始注射。通过这样的设计,定位件与注射器本体相连,术者一只手即可实现定位与注射的操作,保证了进针位置的准确性,提高了术者操作的便利性。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定位件与所述连接件滑动连接,所述定位件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注射器本体的轴心线方向相平行设置;所述定位件包括滑块,所述连接件设置有与所述滑块相滑动配合的滑槽。通过这样的设计,实现了定位件的位置切换;作为等效替换,定位件还可以与连接件转动连接,当定位件转动至最低处时,恰与患者眼球相贴合。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连接件固定设置有避免所述滑块与其相分离的限位凸环,所述滑块穿设于所述限位凸环中。通过这样的设计,对滑块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滑块发生径向(注射器内腔的径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党文君,未经党文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675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