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泄洪洞口边坡内埋式导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61516.2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0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黄耀文;周建伟;乔树勋;赵攀;马天昌;饶胜斌;苏春生;赵何明;吕春雷;何克;何十美;郭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E21D11/38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尹玉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泄洪 洞口 边坡内埋式导水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泄洪洞口边坡内埋式导水结构,包括设置在边坡坡顶的第一挡水墙(1)、设置在边坡坡底的第二挡水墙(2)与坡底排水沟(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水墙(1)远离坡面的一侧内埋设置有第一渗水层(100),所述第二挡水墙(2)靠近坡面的一侧内埋设置有第二渗水层(200),所述第一渗水层(100)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内埋水沟(111),所述第二渗水层(20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内埋水沟(222),所述第一内埋水沟(111)与第二内埋水沟(222)均通过内埋排水管(333)与坡底排水沟(3)连接;所述第一挡水墙(1)与第二挡水墙(2)之间的坡面上从高到低依次设置有若干内埋排水槽(4),所述内埋排水槽(4)中升降设置有活塞部(5),所述活塞部(5)的底部设置有恒力弹簧(6),所述内埋排水槽(4)的底部设置有中空锚杆(7),所述中空锚杆(7)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内埋排水管(333)连接的排水孔,所述活塞部(5)的底部延伸至中空锚杆(7)的内部并通过活塞部(5)的升降实现中空锚杆(7)侧壁上的排水孔的开启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泄洪洞口边坡内埋式导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埋排水槽(4)包括排水内槽(41)以及设置在排水内槽(41)外部的排水外槽(42),所述排水内槽(41)中升降滑动设置有活塞部(5),所述活塞部(5)的底部与排水内槽(41)的底部之间设置有恒力弹簧(6);所述排水外槽(42)与排水内槽(41)之间构成中空排水腔(43),所述排水内槽(4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中空排水腔(43)连接的通道,所述活塞部(5)通过升降实现对通道的开启或关闭;所述排水外槽(42)的底部设置有中空锚杆(7),所述活塞部(5)的底部穿过排水内槽(41)并延伸至中空锚杆(7)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泄洪洞口边坡内埋式导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部(5)包括升降活塞(51)、内芯(52),所述升降活塞(51)升降滑动设置在排水内槽(41)中,且升降活塞(51)的外侧面与排水内槽(41)的侧壁滑动接触,通过升降活塞(51)的升降控制排水内槽(41)侧壁上的通道的开启或关闭;所述升降活塞(51)的底部设置有穿过排水内槽(41)并延伸至中空锚杆(7)内部的内芯(52),所述内芯(52)的外侧面与中空锚杆(7)的内侧面滑动接触,通过内芯(52)的升降控制中空锚杆(7)侧壁上的排水孔的开启或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泄洪洞口边坡内埋式导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从高至低设置的相邻的两个内埋排水槽(4)中,位于高程的内埋排水槽(4)的中空排水腔(43)的底部通过虹吸管(444)与位于低程的内埋排水槽(4)的中空排水腔(43)顶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泄洪洞口边坡内埋式导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外槽(42)的底部设置有上大下小的漏斗状沉积部,所述漏斗状沉积部的底部设置有中空锚杆(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泄洪洞口边坡内埋式导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外槽(4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若干锚固凸触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6151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解液和含有该电解液的电池
- 下一篇:一种制备改性石墨毡电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