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VR光学系统及VR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60227.0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7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朱能胜;张振超;巩虎伟;张恒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雨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vr 光学系统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VR光学系统及VR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VR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包括显示屏以及从所述显示屏到人眼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偏振吸收片、第二四分之一波片、透镜组、第一四分之一波片、偏振反射片以及第一偏振吸收片;所述透镜组至少包括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朝向所述显示屏的表面设置有半透半反膜;所述第一偏振吸收片的透光轴方向与所述第二偏振吸收片的透光轴方向一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R光学系统及VR装置。
背景技术
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是利用计算机制造一个三维的虚拟世界,给用户提供视觉、触觉、听觉的互动场景,让用户感觉身历其境,并沉浸在虚拟世界中,同时可以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并与之进行互动。
光学系统是VR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光学系统可以提供沉浸式的虚拟画面,目前的VR装置的光学系统一般都包括透镜组以及偏振组件,但由于现有VR装置的光学系统中的偏振组件及透镜组搭配不合理,使得现有的VR装置的VR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较低,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因此,寻找一种能够提升成像质量的VR光学系统及VR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VR光学系统及VR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VR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VR光学系统,包括显示屏以及从所述显示屏到人眼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偏振吸收片、第二四分之一波片、透镜组、第一四分之一波片、偏振反射片以及第一偏振吸收片;
所述透镜组至少包括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朝向所述显示屏的表面设置有半透半反膜;
所述第一偏振吸收片的透光轴方向与所述第二偏振吸收片的透光轴方向一致。
可选地,所述透镜组还包括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从所述显示屏到人眼方向依次设置。
可选地,所述VR光学系统的焦距为F,其中,20mm≤F≤30mm;
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其中,1F≤|f1|≤1.5F;
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其中,4F≤|f2|≤6F;
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其中,5F≤|f3|≤8F。
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镜远离所述显示屏的表面设置有增透膜。
可选地,所述第三透镜朝向所述显示屏的表面设置有增透膜;
所述二透镜的相对两表面均设置有增透膜。
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镜朝向所述显示屏的表面为外凸面,所述第一透镜远离所述显示屏的表面为外凸面;
所述第二透镜朝向所述显示屏的表面为内凹面,所述第二透镜远离所述显示屏的表面为平面;
所述第三透镜朝向所述显示屏的表面为外凸面,所述第三透镜远离所述显示屏的表面为平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镜厚度范围为5-10mm;所述第二透镜厚度范围为 2-6mm;所述第三透镜厚度范围为3-7mm;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以及所述第三透镜的边缘厚度均大于1.5mm。
可选地,所述第一偏振吸收片与人眼的距离为D,其中,13mm≤D≤ 20mm。
可选地,所述第二偏振吸收片的的透光轴方向与第二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方向按预设角度贴合,所述预设角度为45°±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602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