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载型Cu-Co双金属基ZIF衍生的Cu/Co-C臭氧催化剂的制备及产品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758983.X 申请日: 2022-06-30
公开(公告)号: CN114950437B 公开(公告)日: 2023-09-15
发明(设计)人: 崔大祥;童琴;马玉丽;陈晓彤;李嘉欣 申请(专利权)人: 国纳纳米技术研究(河北)有限公司;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01J23/75 分类号: B01J23/75;B01J21/18;B01J37/02;B01J37/16;B01J37/08;C02F1/78;C02F1/72;C02F101/30;C02F101/34;C02F101/36;C02F101/38
代理公司: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代理人: 董梅
地址: 051430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高***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负载 cu co 双金属 zif 衍生 臭氧 催化剂 制备 产品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型Cu‑Co双金属基ZIF衍生的Cu/Co‑C臭氧催化剂的制备及产品和应用。具体为利用负载型Cu‑Co双金属基ZIF前驱体,经热处理衍生而得到的氧化物‑C复合材料作为活性组分,得到的负载型Cu‑Co双金属基ZIF衍生的Cu/Co‑C臭氧催化剂,以及该催化剂在去除污水中盐酸四环素的应用。不同价态金属间的电子转移有助于促进臭氧的分解,激活有机污染物,而且利用金属间的协同作用也能避免臭氧催化氧化过程中的金属溶出问题。该负载型臭氧催化剂有效解决了催化剂回收,表现出优异的催化稳定性,降低水处理成本,也为非均相双金属基臭氧催化剂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型Cu-Co双金属基ZIF衍生的Cu/Co-C臭氧催化剂的制备及产品和应用,可以提高臭氧的分解效率,持续产生OH·,促进有机污染物降解,用于污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已经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这种微污染物(MPs),如内分泌干扰物(EDC)、医药和个人护理产品(PPCP),在水环境中仅ng/L至μg/L级。鉴于其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可能造成的风险,以及传统废水处理技术无法有效消除大多数MPs,因此,开发高效的技术将其有效快速去除已迫在眉睫。

目前,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能快速高效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项污水治理技术,特别是催化臭氧氧化工艺,因其能促进臭氧分解,通过催化剂生成更多的羟基自由基,使该工艺具有非选择性、高效性和稳定性而备受关注。

催化剂是臭氧催化氧化的核心,目前最常见的催化剂是碳材料、过渡金属和过渡金属氧化物,因为它们效率高、价态多、环境友好且成本低。近年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多功能多孔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多相催化剂相比,它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可调、纳米级空穴丰富、金属组分分散性好等优点,可以增强化合物的传质,为催化反应提供丰富的活性中心。由于有机配体在臭氧催化氧化体系中容易被氧化,许多MOF不能直接用作催化剂。但是,MOF可以用作获得某些金属氧化物的理想前驱体。例如,在空气气氛中退火ZIF-67后,MOFs衍生的Co3O4-C仍然保持ZIF-67的多面体结构,这会使Co3O4更好地分散,并导致催化臭氧氧化反应活性位点的增加和多样化。因此,MOFs衍生的金属氧化物可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催化剂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低浓度高毒性的有机物采用现有处理技术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医药废水,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载型Cu-Co双金属基ZIF衍生的Cu/Co-C臭氧催化剂的制备。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方法制备的产品。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产品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负载型Cu-Co双金属基ZIF衍生的Cu/Co-C臭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多孔金属材料为催化剂的基体,利用低温浸渍-原位还原钝化工艺制备出Cu/Co氧化物-C复合材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在磁力搅拌下,将Cu(NO3)2•6H2O和Co(NO3)2•6H2O与2-甲基咪唑配体分别加入到甲醇溶剂中进行混合溶解,所述的Cu(NO3)2•6H2O、Co(NO3)2•6H2O与2-甲基咪唑摩尔比为(0.1~0.15):1:(6~10),控制水浴温度和反应时间,得到混合物;

(2)接着再将预处理好的载体至于盛有步骤(1)混合物的烧杯中,超声处理30min后,静置进行老化一段时间后再利用乙醇进行洗涤后抽滤并干燥即可得到负载型Cu-Co双金属基ZIF前驱体;

(3)将步骤(2)所得的前驱体置于坩埚中于550~950℃的管式炉中进行氢氩还原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纳纳米技术研究(河北)有限公司;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国纳纳米技术研究(河北)有限公司;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89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