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电气柜红外测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56799.1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2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明;叶明盛;吕阳;郑良广;罗茹丹;周峰;周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J5/05;G01J5/07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毛凯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电气 红外 测温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红外测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列车电气柜红外测温装置,包括一壳体,壳体内设置有PCB组件,所述PCB组件包括红外热传感器和以及与所述红外热传感器电连接的电路板,所述红外热传感器被配置为采集列车电气柜中元器件的温度信息;电路板上设置有红外测温系统,所述红外测温系统被配置为对列车电气柜中各部件进行温度监测。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安装于列车电气柜中的红外测温装置,利用物体的发射出的热红外辐射能量实现温度检测,可对电气柜中的母排,开关触点等多部件的温度监测,当温度急剧变化或最高温度超过某一设定值,可发出报警信号,为行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进一步保证行车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测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电气柜红外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接触式测温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轨道交通领域的非接触、远距离测温的需求,在某些特殊条件如高温、强腐蚀、强电磁场条件下或较远距离下的测温。红外测温技术利用物体的发射出的热红外辐射能量实现温度检测,作为一种非接触测温技术,在测量领域已经发展多年,基于测温响应时间短,测量距离可近可远,测温范围宽等特点,目前红外测温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电力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但在高速列车上应用较少。
随着轨道交通中对列车预防性维护的逐步重视,主机厂提出在下一代动车组电气柜中对列车母排、开关触点等关键节点的温度进行测量监控,由于监测点布线复杂,分布较多,传统的接触式测温装置受限于安装空间及无法满足面测温的需求。传统的红外测温装置应用于轨交领域存在以下缺陷:
1)体积较大,结构较为复杂,列车电气柜内部空间较小,安装问题难以克服;
2)价格较高,难以大范围应用;
3)产品探头体在使用过程中易被灰尘遮挡,检测精度下降;
4)探头体高于产品外壳,在复杂环境中应用易造成探头体损伤;
5)红外测温装置往往只有最高、最低温度输出,无温度变化速率等更多信息,而主机厂更多的关注温度变化速率,并综合数据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分析结果。
因此急需研发出一种低成本电气柜红外测温装置,可用于关键节点的温度监测,具有较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列车电气柜红外测温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列车电气柜红外测温装置,包括一壳体,壳体内设置有PCB组件,所述PCB组件包括红外热传感器和以及与所述红外热传感器电连接的电路板,所述红外热传感器被配置为采集列车电气柜中元器件的温度信息;
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红外测温系统,所述红外测温系统被配置为对列车电气柜中各部件进行温度监测;
所述红外测温系统包括:
环温芯片,其被配置为采集实时环境温度信息;
控制芯片,其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红外热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息和实时环境温度信息,经过处理和计算后将列车电气柜中各部件的实时温度信息发送至上级控制系统显示。
进一步的,控制芯片被配置为将各部件的实时温度信息以点阵形式发送至上级控制系统进行温度分布情况的显示。
进一步的,控制芯片被配置为将获得的实时温度信息通过预设算法分析电气柜中各部件的温度变化趋势来获得电气柜的实时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控制芯片被配置为在获得的实时温度信息超过预设阈值时,向上级控制系统发送温度超限报警信号。
进一步的,壳体底部设有一圆孔,所述红外热传感器的探头通过所述圆孔延伸至壳体外部。
进一步的,包括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的上盖,所述上盖设有两个第一固定孔,所述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固定连接在列车电气柜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67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