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雨水自动收集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56538.X | 申请日: | 2022-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5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荣;胡奎;孟祥君;侯伟芳;郭志雷;郭立威;熊方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陵川金隅冀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D13/064 | 分类号: | E04D13/064;E04D13/08;E03B3/02;E03B11/00 |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3 | 代理人: | 陈湍南 |
| 地址: | 048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自动 收集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雨水收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雨水自动收集装置,包括屋面板、外墙、檐沟、排水管和雨水收集机构,雨水收集机构包括雨水收集筒、支撑板、转换组件和四个雨水收集池,雨水收集筒通过支撑板固定在外墙上,雨水收集筒顶部的敞口与排水管相对应,转换组件包括转盘、伺服电机和四个雨水收集立管,转盘与雨水收集筒的内壁转动且密封连接,转盘上设有两个圆形通孔,圆形通孔中设有挡盖,圆形通孔的两端设有两个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自由端与挡盖固定连接,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转盘的底面固定连接,四个雨水收集立管沿转盘的底面均匀布设。本装置可实现自动化控制,节省人力,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雨水收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雨水自动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外挂式檐沟作为雨水收集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被广泛使用。下雨时,雨水先通过外挂式檐沟收集起来,再流入排水管,最后从排水管流出并进行回收。
某公司有危险废弃物的处理车间,处理车间的屋面上存留有危害物质残留,这些危害物质残留会被刚下雨时的初期(前15分钟)雨水冲刷下来,从而污染收集到的雨水,需单独收集到雨水收集池(共有四个)中的第一雨水收集池和第二雨水收集池。待降雨持续一段时间后,屋面的危害物质就会冲洗完毕,这时再收集雨水,雨水的水质就比较好,可以收集到第三雨水收集池和第四雨水收集池中,但目前四个雨水收集池的位置较分散,工作人员需单独去控制阀门,过程较为繁琐。
为此,亟需一种雨水自动收集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雨水自动收集装置,包括屋面板、外墙、檐沟、排水管和雨水收集机构,屋面板倾斜设置在外墙的顶部,檐沟位于屋面板的下方且固定在外墙上,排水管与檐沟的底部相连通,雨水收集机构包括雨水收集筒、支撑板、转换组件和四个雨水收集池,雨水收集筒通过支撑板固定在外墙上,雨水收集筒的顶部为敞口,且敞口与排水管的出水口相对应,转换组件包括设置在雨水收集筒中的转盘和伺服电机、以及四个雨水收集立管,转盘位于雨水收集筒的下部,转盘与雨水收集筒的内壁转动且密封连接,转盘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圆形通孔,圆形通孔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形,每个圆形通孔中均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挡盖,圆形通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设置在转盘中,且电动推杆的自由端穿过转盘的顶壁并与挡盖固定连接,伺服电机固定在雨水收集筒的底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转盘底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四个雨水收集立管沿转盘的底面均匀布设,四个雨水收集立管的顶端均穿过支撑板和雨水收集筒的底壁并与转盘的底面之间留设有3-5mm间隙,四个雨水收集池分别与四个雨水收集立管相连。
优选的,在转盘转动时,转盘上的两个圆形通孔能够分别与任意两个雨水收集立管的顶端相对应,便于雨水通过圆形通孔流入相对应的雨水收集立管中。
优选的,转盘的圆形通孔和挡盖的下部均设有相匹配的倾斜面,在电动推杆拉伸自由端撑起挡盖时,能够便于雨水顺着挡盖与圆形通孔之间的缝隙流入雨水收集立管中;在电动推杆收缩自由端合上挡盖时,利用挡盖与圆形通孔之间曲折的接触面,能够更好阻挡雨水。
优选的,外墙上还安装有摄像头,用于实时监控雨水收集筒中设备的运行情况。
优选的,雨水收集筒中还设置有雨水探测器,雨水探测器的型号为DWR-Y-01,用于检测雨水。
优选的,四个雨水收集立管上均设置有电动阀门,便于集中控制。
优选的,伺服电机的外部设有用于防水的保护罩。
优选的,雨水收集筒的底部连通有导水管,且导水管贯穿支撑板,方便将雨水收集筒中残留的雨水排出,避免积水。
本发明还包括能够使一种雨水自动收集装置正常使用的其它组件,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另外,本发明中未加限定的装置或组件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技术手段,如摄像头、伺服电机、电动推杆和电动阀门等均采用常规技术手段,且摄像头和电动推杆还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陵川金隅冀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陵川金隅冀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65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