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即热出水机循环预热方法和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56272.9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5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徐小亮;谷晓峰;窦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0 | 分类号: | F24H1/10;F24H9/20;F24H15/219;F24H15/305;F24H15/335;F24H15/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出水 循环 预热 方法 控制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即热出水机循环预热方法和控制方法,循环预热方法包括:在补水完成后,保持出水模块关闭,控制抽水装置和即热装置工作,使保温罐内的水在保温罐、出水管路和补水管路中循环;在保温罐内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分时依次控制即热装置和抽水装置停止工作。通过上述循环预热方法和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接采用即热管对水进行加热的过程中水温升温速度过快,不容易控制和水温温升要求过高时,不能快速达到目标温度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较为精确地控制即热体加热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出水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即热出水机循环预热方法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真空状态下,环境中没有空气,不存在空气温度,不能依靠气体分子运动来检测环境温度,因此设备在真空环境中的温度检测的稳定性较差,对于饮水设备而言,采用对流动液体的接触与检测可以较好的改善这一现象,但真空环境中对流动液体的温度检测仍存在反馈较慢的情况,依据温度调节设备动作可能存在设备动作迟钝,温度调节不精准的情况,本申请通过对电控程序的优化,改善设备动作状态,提升了在真空环境中液体分体装置的温度调节精准性,申请人进一步研究将该技术应用于家用饮水产品,不仅可以在空气环境下温度检测更精准,而且可以实现液体温度反馈后,设备动作与升温状态的合理适配,有效提升了家用饮水产品的温度调节精准性。
目前,现有的许多例如净水机、茶吧机、饮水机等出水机均采用设置即热装置、基于所述即热装置采取即热出水机控制方法来对出水机内的水加热以使出水水温达到预设水温的技术方案。对于上述即热出水机控制方法,能够实现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技术效果,但是,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一方面,直接采用即热管对水进行加热的过程中水温升温速度过快,不容易控制;另一方面,水温温升要求过高时,不能快速达到目标温度。因此,目前亟需提出一种即热出水机循环预热方法和控制方法,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申请人基于参与研发的太空厨房项目,发明了用于太空舱的供水装置,解决航天员在太空舱中的供水需求,申请人进一步研究将其应用于家用净水产品,尤其针对即热出水机如何保持机体内循环保温功能做出研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述即热出水机控制方法所包含的一方面的加热过程中水温升温速度过快,不容易控制和另一方面水温温升要求过高时,不能快速达到目标温度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即热出水机循环预热方法和控制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即热出水机循环预热方法,所述即热出水机包括进水模块,保温模块和出水模块,保温模块包括保温罐、出水管路和补水管路,补水管路设在所述保温罐的进水口和所述进水模块,所述出水管路设置在保温罐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模块连接之间,在所述出水管路上设置有依次连接的抽水装置和即热装置,所述即热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补水管路连通,所述循环预热方法包括:循环预热模式,循环预热模式包括获取保温罐底温度和即热装置的出水温度,当保温罐底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抽水装置和所述即热装置工作,使所述保温罐内的水在所述保温罐、出水管路和补水管路中循环;当即热装置的出水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时,依次分时关闭即热装置和抽水装置。
可选地,所述循环预热方法包括首次补水模式,所述补水管路上设置有补水阀,当所述即热出水机首次上电时,进入所述首次补水模式,开启所述补水阀,当所述保温罐处于水满状态时,所述首次补水模式完成,并进入所述循环预热模式。
可选地,所述进水模块和所述保温模块之间设有进出管路,当所述即热出水机处于所述首次补水模式时,水从所述进水模块进入到所述进出管路中,再从所述进出管路中进入所述补水管路,最后进入所述保温罐中。
可选地,所述循环预热方法还包括,当用户取热水时,所述补水电磁阀关闭,所述抽水装置将所述保温罐内的水抽出送入所述进出管路中,再由所述进出管路进入到所述出水模块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62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