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频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54207.2 | 申请日: | 202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7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志;于定根;邓小池;潘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汇川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频器系统,变频器系统包括功率柜体、水冷柜体及过风柜体,功率柜体包括第一壳体和功率组件,第一壳体形成有第一风道,所述水冷柜体设于功率柜体的一侧,水冷柜体包括第二壳体和换热组件,第二壳体形成第二风道,过风柜体设于功率柜体和水冷柜体的顶部,过风柜体包括第三壳体和第一风机,第三壳体形成有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均连通的第三风道,所述第一风机驱动所述第一风道内的热气流进入所述第三风道内,并吹向第二风道,经换热组件换热后转变为冷气流再次流向第一风道内。本发明的变频器系统增加水冷柜体,通过系统内循环散热方式提升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频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频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不断发展,变频器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变频器在实现整流、逆变功能的同时,变频器中的散热系统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变频器由于解决污染不可控等缺点会增加封闭空间,导致系统散热差,影响变频率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频器系统,旨在增加空水冷组件,通过系统内循环空气流动解决变频器系统散热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变频器系统包括:
功率柜体,所述功率柜体包括第一壳体和功率组件,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有第一风道,所述功率组件设于所述第一风道;
水冷柜体,所述水冷柜体设于所述功率柜体的一侧,所述水冷柜体包括第二壳体和换热组件,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有第二风道,所述换热组件设于所述第二风道;及
过风柜体,所述过风柜体设于所述功率柜体和所述水冷柜体的顶部,所述过风柜体包括第三壳体和第一风机,所述第三壳体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均连通的第三风道,所述第一风机设于所述第三风道内;
所述第一风机驱动所述第一风道内的热气流进入所述第三风道内,并吹向所述第二风道,经所述换热组件换热后转变为冷气流再次流向所述第一风道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功率柜体还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以将所述第一风道分为部分连通的第一分腔和第二分腔;
所述功率组件包括变压器和功率器,所述变压器设于所述第一分腔,所述功率器设于所述第二分腔,所述第一分腔的出口对接所述第三风道的进口,所述第二分腔的进口对接所述第二风道的出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水冷柜体还包括设于所述换热组件一侧的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驱动所述第三风道的气流进入第二风道内,并驱动经过所述换热组件后吹向所述第一风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风道的内壁,以将所述第二风道分割为第三分腔和第四分腔,所述第二风机设于所述换热组件朝向所述第四分腔的一侧,所述第三分腔的进口对接所述第三风道的出口,所述第四分腔的出口对接所述第二分腔的进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机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风机横向间隔设于所述第三风道内;
所述第二风机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风机竖向间隔设于所述第四分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变频器系统还包括底座,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顶板、连接所述底座和第一顶板的进风格栅与第一侧板,所述进风格栅的外侧可拆卸连接有外围板,所述底座、第一顶板、第一侧板以及外围板围合形成所述第一风道;
所述第三壳体背离所述进风格栅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口,并于所述出风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三风道的连通处可活动设有第二挡板;
当所述外围板未遮盖所述进风格栅,所述第一挡板打开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二挡板阻隔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三风道的连通,所述第一风机驱动外部气流从所述进风格栅进入所述第一风道内,并通过所述第三风道从所述出风口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汇川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汇川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42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