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改进爬山法的非对称多核架构下预取控制策略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50282.1 | 申请日: | 2022-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14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 发明(设计)人: | 方娟;徐艺翔;孔涵;杨会静;蔡旻;侯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2/0862 | 分类号: | G06F12/08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慧 |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改进 爬山 对称 多核 架构 下预取 控制 策略 | ||
1.一种基于改进爬山法的非对称多核架构下预取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预取距离集合PDIS,预取度集合PDEG;
步骤2),采用控制变量的方式,从预取度集合中选择一个未搜索过的预取度,在该预取度情况下,从预取距离集合中随机选择一个预取距离,被选择的两者作为预取度和预取距离的初始值,在预取度不变的情况下,不断改变预取距离,找到使每个核心取得最大IPC对应的预取距离,所述预取度和最大IPC对应的预取距离成为候选最佳预取激进程度;
步骤3),遍历预取度集合中的所有预取度,每个核心从其对应的候选最佳预取激进程度中,选出使自身IPC最大的候选最佳预取激进程度,该候选最佳预取激进程度即为最佳预取激进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爬山法的非对称多核架构下预取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预取距离的改变方法具体如下,
对于每个核心针对自身的IPC变化对预取距离做出调整,具体为:
对当前预取度deg和预取距离dis下运行过程中的IPC进行采样,统计当前片段的采样IPC,记为Cipc,若搜索轮次s>1,则保留记录上一采样过程,即s-1轮的IPC,记为Lipc,选择随机值rand,设定概率p=exp(-(Cipc-Lipc)/T,T表示温度;
若Cipc>Lipc,且{dis+ΔD}∈PDIS,则dis`=dis+ΔD,否则dis`=dis,其中,ΔD表示预取距离修改幅度,dis`表示更新后的预取距离;
若Cipc≤Lipc且p≥rand且{dis+ΔD}∈PDIS,则dis`=dis+ΔD,否则dis`=dis,其中dis`表示更新后的预取距离;
若Cipc≤Lipc且p<rand且{dis+ΔD}∈PDIS,则ΔD`=-ΔD,dis`=dis+ΔD`,否则ΔD`=-ΔD,dis`=dis,其中dis`表示更新后的预取距离,ΔD`表示更新后的预取距离修改幅度;
更新后的预取距离dis`作为第s+1轮IPC采样时的预取距离;
更新温度T=T*R,以及更新轮次s+1,其中,R表示降温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028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