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刺激器件和磁刺激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44897.3 | 申请日: | 202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2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戚自辉;蒋田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N2/04 | 分类号: | A61N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霍秋红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刺激 器件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刺激器件和磁刺激设备,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解决了磁刺激器件的重量较大的问题。该磁刺激器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圆柱型磁芯以及线圈,线圈分别缠绕于两个第一圆柱型磁芯的外周;其中,线圈,用于在有电流通过时产生磁场;第一圆柱型磁芯,用于加强磁场,以通过加强后的磁场刺激目标对象,实现了在提供足够的磁刺激强度的情况下,减轻了磁刺激器件的重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刺激器件和磁刺激设备。
背景技术
经颅磁刺激技术(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一利于强大的交变磁场透过颅骨,并在大脑皮层感应出电流而刺激大脑神经的刺激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磁刺激器件实现经颅磁刺激,该磁刺激器件包括一个“C”型的磁芯和缠绕在“C”型磁芯的线圈。线圈通电时有电流通过产生磁场,“C”型磁芯可以对磁场进一步加强,并通过加强后的磁场进行经颅磁刺激。
虽然“C”型磁芯可以较大程度上提高磁刺激强度,但随之会存在磁芯易饱和的问题。为了避免磁芯饱和,通常需要将“C”型磁芯的截面积设置的足够大,并且“C”型磁芯的磁路长度较长,但是,这样会导致磁刺激器件的重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刺激器件和磁刺激设备,在提供足够的磁刺激强度的情况下,减轻了磁刺激器件的重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刺激器件,包括:
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圆柱型磁芯以及线圈,所述线圈分别缠绕于两个第一圆柱型磁芯的外周。
其中,所述线圈,用于在有电流通过时产生磁场。
所述第一圆柱型磁芯,用于加强所述磁场,以通过加强后的磁场刺激目标对象。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磁刺激器件,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第一圆柱型磁芯的中间部位,所述第一圆柱型磁芯的两端裸露于所述线圈的外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磁刺激器件,所述第一圆柱型磁芯的内部沿轴向设置有通孔。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磁刺激器件,所述磁刺激器件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一圆柱型磁芯顶部的第二圆柱型磁芯,所述第一圆柱型磁芯和所述第二圆柱型磁芯同轴线设置,且所述第二圆柱型磁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柱型磁芯的直径。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磁刺激器件,所述第一圆柱型磁芯和所述第二圆柱型磁芯的内部均沿轴向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圆柱型磁芯的顶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圆柱型磁芯的通孔内。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磁刺激器件,所述第二圆柱型磁芯背离所述第一圆柱型磁芯的一侧具有凹部,所述第一圆柱型磁芯背离所述第二圆柱型磁芯的一侧形成有凸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磁刺激器件,所述两个第一圆柱型磁芯的轴线成预定夹角,且所述两个第一圆柱型磁芯朝向所述目标对象的一侧与所述目标对象的刺激部位相切,所述第二圆柱型磁芯位于所述第一圆柱型磁芯背离所述刺激部位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磁刺激器件,所述线圈在所述两个第一圆柱型磁芯的轴向上单层缠绕,径向上多层缠绕,且所述线圈的两个线头分别从紧贴所述第一圆柱型磁芯的圆形线圈内环引出。
其中,缠绕所述两个第一圆柱型磁芯的两个圆形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相反。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磁刺激器件,所述线圈在所述两个第一圆柱型磁芯的轴向上多层缠绕,径向多层缠绕;当轴向上多层缠绕为奇数层缠绕时,所述线圈的两个线头分别从背离所述第一圆柱型磁芯的圆形线圈内环引出;当轴向上多层缠绕为偶数层缠绕时,所述线圈的两个线头分别从背离所述第一圆柱型磁芯的圆形线圈外环引出。
其中,缠绕所述两个第一圆柱型磁芯的两个圆形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448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