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纳米碳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43959.9 | 申请日: | 202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72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童裳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晶城康资源再生利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孙路生 |
地址: | 2011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纳米 吸附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复合型纳米碳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型纳米碳吸附材料包括1-萘酚、对苯二甲醇、烯丙基氯、4-4双马来酰亚胺二苯甲烷、镍铜合金粉末和助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纳米碳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对甲苯磺酸、正丁醇和氢氧化钾。
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复合型纳米碳吸附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交联;混合1-萘酚和对苯二甲醇,加入甲苯磺酸,反应得到B阶COPNA树脂;
S2、热熔;将COPNA树脂加热溶于正丁醇中,加入氢氧化钾并降温至40~50℃,缓慢滴入烯丙基氯,反应3~5h,得到丙烯基COPNA树脂;
S3、共聚;将丙烯基COPNA树脂与4-4双马来酰亚胺二苯甲烷混合,并搅拌加热至100~150℃,预聚合30min后经固化反应得到烯丙基COPNA-BMI树脂;
S4、负载;将烯丙基COPNA-BMI树脂与镍铜合金粉末物理糅杂,得到金属负载型树脂微球;
S5、碳化;将金属负载型树脂微球放置于反应器中,在甲烷气体环境中进行催化裂解反应,其中甲烷的气体流速为100~1000ml/min,质量空速为2000~20000mL·gcat-1·h-1,反应温度为600~800℃,反应时间3~10h。
S6、洗涤;将反应完成后的产物洗涤、干燥后得到复合型纳米碳吸附材料,其中,烘干温度60~80℃,烘干时间为8~12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复合型纳米碳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B阶COPNA的分子量为100~12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复合型纳米碳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COPNA树脂、正丁醇、氢氧化钾和烯丙基氯的质量比分别为:20~40%、40~60%、16~20%和20~2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复合型纳米碳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固化反应的反应条件为:150℃/2h+180℃/2h+200℃/2h+220℃/2h或140℃/2h+200℃/2h+250℃/2h+150℃/5h。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复合型纳米碳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COPNA的树脂和4-4双马来酰亚胺二苯甲烷的配比为3~5:2~4。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复合型纳米碳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烯丙基COPNA-BMI树脂与镍铜合金粉末的配比为3~5:1~3。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复合型纳米碳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催化裂解前以50~100mL/min的气体流速、2000~20000mL·gcat-1·h-1的质量空速向反应器中输送氮气。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复合型纳米碳吸附材料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型纳米碳吸附材料可用于含硫污染气体中硫的脱除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晶城康资源再生利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晶城康资源再生利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4395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