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棒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43176.0 | 申请日: | 202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6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蒋利平;刘泽伟;郭辉;林志成;吴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通集团(嘉善)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7/012 | 分类号: | C03B37/012 |
代理公司: | 杭州五洲普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0 | 代理人: | 朱林军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加工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预制棒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好锥状部具有开口的套管,将套管竖直放置且锥状部朝下;2)将多根短芯棒依次水平放置在中空的限位组件上,限位组件的一端具有可移动的限位板;3)将限位组件转动至竖直状态,且具有限位板的一端朝下,限位组件位于所述套管的正上方;4)将顶杆从锥状部的开口处插入,顶杆上移直至与限位组件最下端的短芯棒接触;5)先移出限位板,然后顶杆下移,使各短芯棒下移至套管内;6)加热锥状部使锥状部闭合,形成预制棒。本申请通过限位组件和顶杆的配合,能够竖直的向下插入多根短芯棒,且因为竖直插入,短芯棒与套管之间的滑擦程度小,不易出现划痕,能够有效保证预制棒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预制棒领域,具体涉及预制棒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光纤预制棒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制造,两个部分分别为芯棒制造和外包层制造。芯棒制造主要工艺主要用VAD(轴向气相沉积法),OVD(外部气相沉积)、MCVD(改进型化学气相沉积)和PCVD(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外包层制造工艺主要有OVD(外部气相沉积)和套管法。
套管法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实际操作时,会在套管的一端熔接尾管,然后将芯棒通过尾管插入套管内,形成预制棒,然后将由套管和芯棒组合而成的预制棒送至拉丝炉上进行拉丝,拉丝时,拉丝炉上方的夹紧装置夹紧尾管。
实际生产中,为了使套管和芯棒组合在一起,会进行如下操作:先将套管水平放置后,然后人工将多根芯棒插入套管中。这种操作方式芯棒会与套管发生滑动摩擦,会影响预制棒的质量。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竖直插芯的方法,通过吸盘将一根长芯棒由上方向竖直插入套管中,这种方式可以避免芯棒与套管侧壁发生滑动摩擦,但对芯棒有要求,需要一根长芯棒,并不适用用多根短芯棒的情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预制棒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制棒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好锥状部具有开口的套管,将套管竖直放置且锥状部朝下;
2)将多根短芯棒依次水平放置在中空的限位组件上,限位组件的一端具有可移动的限位板;
3)将限位组件转动至竖直状态,且具有限位板的一端朝下,限位组件位于所述套管的正上方;
4)将顶杆从锥状部的开口处插入,顶杆上移直至与限位组件最下端的短芯棒接触;
5)先移出限位板,然后顶杆下移,使各短芯棒下移至套管内;
6)加热锥状部使锥状部闭合,形成预制棒。
本申请通过限位组件和顶杆的配合,能够竖直的向下插入多根短芯棒,且因为竖直插入,短芯棒与套管之间的滑擦程度小,不易出现划痕,能够有效保证预制棒的质量。
实际运用时,在加热锥状部时,为了防止产生水蒸气,可以通过一氧化氮和氧气来燃烧加热。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至步骤5)通过插芯设备实施,所述插芯设备包括:
夹紧机构,用于竖直夹紧预制棒的上端;
转动座,位于所述夹紧机构的上方,能够绕一轴线转动;
限位组件,安装在所述转动座上,随转动座一起转动,用于供多根短芯棒依次放入,所述限位组件的一端具有限位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限位板移动的第一伸缩元件;
转动元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座转动,使限位组件在水平工作位和竖直工作位切换,在竖直工作位时,所述限位组件的限位板在下端,限位板用于支撑多根依次竖直设置在限位组件上的短芯棒,所述限位板上具有凹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通集团(嘉善)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富通集团(嘉善)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431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