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箔二极管中抑制电子发射的阴极结构及高功率微波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41480.1 | 申请日: | 202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8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杨以航;肖仁珍;陈坤;苗天泽;安晨翔;史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23/04 | 分类号: | H01J23/04;H01J23/10;H01J2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徐秦中 |
地址: | 71002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极管 抑制 电子 发射 阴极 结构 功率 微波 系统 | ||
1.一种无箔二极管中抑制电子发射的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阴极底座(1)和同轴设置在阴极底座(1)上的阴极引杆(2);
定义:阴极引杆(2)的中心轴为中轴线;
所述阴极底座(1)的外侧面由母线绕中轴线周向旋转一圈形成;
所述母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圆弧段(101)、第一直线段(102)、第二直线段(103)、第三直线段(104)、第四直线段(105)、第二圆弧段(106)、第三圆弧段(107)、第五直线段(108)及第六直线段(109);
所述第一圆弧段(101)的一端与阴极引杆(2)的底端边缘线相接,并向远离中轴线且远离阴极引杆(2)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直线段(102)沿轴向且远离阴极引杆(2)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直线段(103)沿径向且远离中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直线段(104)沿轴向且靠近阴极引杆(2)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四直线段(105)沿径向且靠近中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圆弧段(106)向远离中轴线且靠近阴极引杆(2)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圆弧段(107)向远离中轴线且远离阴极引杆(2)的方向延伸;第五直线段(108)沿轴向且远离阴极引杆(2)的方向延伸;第六直线段(109)沿径向且靠近中轴线的方向延伸,第六直线段(109)的末端与中轴线相交;
所述第一直线段(102)、第二直线段(103)、第三直线段(104)及第四直线段(105)周向旋转形成的各个平面组成电子束收集环腔,所述电子束收集环腔具有朝向阴极引杆(2)的电子束入口,用于收集回流电子束(3);所述第二直线段(103)周向旋转形成的平面为电子束收集面;
所述第一圆弧段(101)的半径为R1,第二圆弧段(106)的半径为R2,R1和R2满足:0.5R3≤R2≤0.7R3,R1=R02-R01,其中,R01为阴极引杆(2)的半径,R02为第一直线段(102)到中轴线的距离,R3为第三圆弧段(107)的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箔二极管中抑制电子发射的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直线段(103)的长度的L2,第三直线段(104)的长度为L3,L2和L3的长度满足:R2<L3≤3R3,L2=L6-R3-R02,其中,L6为第六直线段(109)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箔二极管中抑制电子发射的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直线段(102)到中轴线的距离R02满足:R01<R02≤2R01;
其中,阴极引杆(2)的半径R01大小满足使阴极引杆(2)表面的径向电场低于300kV/c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无箔二极管中抑制电子发射的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六直线段(109)的长度L6和第三圆弧段(107)的半径R3的大小满足使阴极底座(1)的表面电场低于200kV/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箔二极管中抑制电子发射的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圆弧段(107)的半径R3满足30mm≤R3≤40mm。
6.一种高功率微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无箔二极管中抑制电子发射的阴极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4148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