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流量控制的山洪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40399.1 | 申请日: | 202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6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卫;陈端;杨青远;倪玉芳;段文刚;黄明海;乔飞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Q50/26;G06F17/11;E02B7/00;E02B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43001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流量 控制 山洪 防治 方法 | ||
1.一种基于流量过程控制的山洪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通过历史降雨资料和城镇河段水文资料,确定城镇山洪防御标准,得到河段允许通过最大流量;
b.基于支流集雨面积占比分配各支流峰值流量控制目标以及步骤a得到的河段允许通过最大流量,确定各支流最大允许下泄流量;
c.根据历史降雨资料计算支流设计流量过程;
d.根据步骤c计算得到的各支流设计流量过程和步骤b得到的最大允许下泄流量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调控以及需要调控的水量,若步骤c计算得到的各支流设计流量过程中有超过步骤b得到的最大允许下泄流量的情况,则予以调控并计算需要调控的水量,反之则不需要调控;
e.根据步骤d得出的需要调控调控的水量确定所需的库容,再由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交通、土地临时淹没面积综合确定坝址和坝高以满足库容需求,根据各支流最大允许下泄流量确定泄流孔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量过程控制的山洪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b中确定各支流最大允许下泄流量Qi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QM为河段允许通过最大流量;Fi为支流流域集雨面积;F为总流域集雨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量过程控制的山洪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c中根据历史降雨资料计算支流设计流量过程采用单位线法,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ri为已知降雨资料的地面净雨过程;Ri为对应地面径流过程;单位线时段△t以小时计;流域面积F以km2计;其中i为大于等于4小于等于n的自然数,n的取值范围为8到24,具体取值根据单位线时段△t取值以及历史降雨资料所涵盖的时间跨度而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量过程控制的山洪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e中,计算泄流孔尺寸的方法应参考宽顶堰闸坝孔口出流时的设计计算方法,在已拟定孔口高度h的前提下,孔口宽度b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为设计流量,取值为各支流最大允许下泄流量;H0为计入行近流速水头的堰上水头;g为重力加速度;σ和μ分别为宽顶堰上孔流的淹没系数和流量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4039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