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振动辅助磨削下基于单颗磨粒的磨削力预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39186.7 | 申请日: | 2022-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8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戴晨伟;张坤;殷振;苗情;曹自洋;卢金斌;汪帮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4B1/04 | 分类号: | B24B1/04 |
| 代理公司: | 苏州今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524 | 代理人: | 张佩璇 |
| 地址: | 21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振动 辅助 磨削 基于 单颗磨粒 预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振动辅助磨削下基于单颗磨粒的磨削力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单颗磨粒在超声椭圆振动辅助条件下的运动学特征;建立各磨削分力的数学模型,磨削分力包括:切屑变形力、磨粒切刃与工件滑擦的第一摩擦力以及切屑流出工件表面的第二摩擦力;每种磨削分力包括法向力、切向力和轴向力;基于各个磨削分力的数学模型,建立单颗磨粒磨削力初始模型,初始模型适用于无超声振动辅助的普通磨削、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及超声椭圆振动磨削三种加工条件;基于磨削试验获取各加工条件下初始模型的模型参数,获得各加工条件下的单颗磨粒磨削力预测模型;采用预测模型预测磨削力。本发明可高效准确地对单颗磨粒磨削力进行预测,为材料磨削加工提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声振动辅助磨削下基于单颗磨粒的磨削力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以先进陶瓷、光学玻璃为代表的硬脆材料因具有高强硬度、低密度、耐高温、耐腐蚀、比刚度大等优良性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一直以来,磨削是对硬脆材料进行机械加工的主要方式,但由于硬脆材料具有高硬脆性、低韧性的特点,属于难加工材料,所以常规的磨削方式在加工硬脆材料时往往会出现表面裂纹、亚表面损伤等现象,且砂轮磨损较严重、加工效率难以提高。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在硬脆材料精密加工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如降低磨削力和磨削温度、提高材料去除率、减少砂轮磨损、提高加工表面完整性等。
磨削力是磨削加工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加工过程的集中体现,也与磨粒磨损、工件加工质量存在密切的规律关系。研究磨削力对揭示加工机理并了解加工机理与加工结果的规律具有重要作用。从单颗磨粒角度研究磨削加工机理是一种简化而有效的手段,尽管与实际的磨削加工工艺有很大差别,但复杂的磨削过程是由若干个单颗磨粒在磨削区域的集成结果,且单颗磨粒不会受到其他磨粒的影响,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研究难度。因此,利用单颗磨粒运动或加工机理建立磨削力预测模型是探究总磨削力的基础,对了解磨削过程具有很大帮助。尽管目前研究从不同角度构建了单颗磨粒磨削力预测模型,但并未形成完善体系,且预测的准确度和普适性都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振动辅助磨削下基于单颗磨粒的磨削力预测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振动辅助磨削下基于单颗磨粒的磨削力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基于超声振动原理,获取单颗磨粒在超声椭圆振动辅助条件下的运动学特征;
S200:基于磨削原理与超声椭圆振动对磨削力的影响规律,分别建立各磨削分力的数学模型,所述磨削分力至少包括:切屑变形力、磨粒切刃与工件滑擦的第一摩擦力以及切屑流出工件表面的第二摩擦力;每种所述磨削分力包括法向力、切向力和轴向力;
S300:基于各个所述磨削分力的数学模型,建立单颗磨粒磨削力初始模型,所述初始模型适用于无超声振动辅助的普通磨削、超声振动辅助磨削以及超声椭圆振动磨削三种加工条件;
S400:基于磨削试验获取各加工条件下所述初始模型的模型参数,获得各加工条件下的单颗磨粒磨削力预测模型;
S500:采用所述预测模型预测磨削力。
较佳地,步骤S100包括:
S110:根据砂轮与工件的位置建立三维坐标系M-XYZ,获取单颗磨粒在坐标系M-XYZ中的运动学方程,并基于所述运动学方程计算单颗磨粒在各坐标方向上的运动分速度vx、vy、vz;
S120:分别获取椭圆振动信号和组成所述椭圆振动信号的两个方向垂直的原始振动信号的表达方程,并求取各振动信号的振动速度vu、vy1、vz1;
S130:获取单颗磨粒在磨削弧区的合成速度v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391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