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监测土壤污染物渗透及挥发的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738555.0 | 申请日: | 2022-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4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淑娟;范莉茹;刘新军;李根利;张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15/08;G01N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贾彦虹 |
| 地址: | 05003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测 土壤 污染物 渗透 挥发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土壤污染物渗透及挥发的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选择目标区域,操作内抽芯旋挖装置旋挖,当旋挖到预定深度后,对土壤切断,向下压迫弹性旋挖筒;提出弹性旋挖筒,将抽芯取样筒取出并取出其内的土壤,对该土壤中各组分检测,记录数据;将多个伸缩式监测杆沿水平方向、倾斜向上及倾斜向下插入旋挖孔周围的土壤,弹性旋挖筒下放入旋挖孔,将各伸缩式监测杆与弹性旋挖筒固定;将土壤柱回填入弹性旋挖筒内,在土壤柱内竖直插入一个伸缩式监测杆;在目标区域的地表上安装环境调节罩。本发明准确监测土壤中各组分的渗透和挥发情况,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根据监测的情况,采用相应的措施治理土壤。本发明适用于土壤监测的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监测土壤污染物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监测土壤污染物渗透及挥发的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需要对土壤中各种矿物质、有机物及污染物进行监测时,大都采用土壤取样器对目标区域进行取样,并将取样的土壤通过土壤分析仪进行分析,进而测得土壤各种矿物质、有机物及污染物的含量。此种方法监测的数据只能测取取样时刻的个组分的含量,无法测取各组分随着时间及外部环境改变的过程中其在土壤中的渗透情况和挥发情况。现有的技术中,为了可持续性的监测土壤中各组分的渗透情况,一般采用将具有多个监测传感器的监测杆竖直插入土壤内,这样,可以有效监测土壤中各组分沿竖直方向的渗透情况,然而,各组分不仅沿竖直方向向下渗透,还会沿除竖直方向以外其他方向上的渗透,这样使得监测不充分,致使监测结果与实际的情况出现较大的偏差,而且此种监测方式也无法监测具有挥发性能的组分的挥发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测土壤污染物渗透及挥发的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用以准确监测土壤中各组分在土壤中的渗透情况和挥发情况,用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并根据监测的情况,采用相应的措施有效治理土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土壤污染物渗透及挥发的监测设备,包括内抽芯旋挖装置、环境调节罩及多根伸缩式监测杆,所述内抽芯旋挖装置设置于土壤内,多根伸缩式监测杆中择一竖直插入内抽芯旋挖装置内部的土壤内,其他的伸缩式监测杆呈水平和倾斜的状态由内抽芯旋挖装置的外壁向外伸入土壤内,所述环境调节罩安装于内抽芯旋挖装置的上方,且环境调节罩竖直向下的正投影覆盖伸缩式监测杆的外侧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内抽芯旋挖装置包括弹性旋挖筒,所述弹性旋挖筒包括通过筒壁与周围的土壤连通的内弹性伸缩筒,于所述内弹性伸缩筒外套装有外支撑旋挖筒,所述内弹性伸缩筒和外支撑旋挖筒的上端通过构造于二者之间的离合机构连接,于所述内弹性伸缩筒的下端处设置有切断机构,所述切断机构与外支撑旋挖筒传动连接,驱动机构的下端与离合机构连接,且驱动机构与抽芯取样筒的上端连接,所述抽芯取样筒下端沿内弹性伸缩筒的轴线向下延伸至切断机构的上方处;且当驱动机构正向转动时,内弹性伸缩筒和外支撑旋挖筒同步向下旋挖,当驱动机构反向转动时,外支撑旋挖筒反向转动并驱动切断机构对内弹性伸缩筒内的土壤进行切断。
进一步的,所述内弹性伸缩筒包括由波形弹簧构成的筒状结构,所述切断机构为机械虹膜机构,所述机械虹膜机构的调整圈与外支撑旋挖筒的下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支撑旋挖筒包括沿内弹性伸缩筒的周向均匀设置的多根支撑杆,各所述支撑杆沿内弹性伸缩筒的轴向延伸,且支撑杆的上端伸出内弹性伸缩筒的上端并与固定环连接,于所述支撑杆上且位于内弹性伸缩筒和固定环之间套装有硬质弹簧,支撑杆的下端穿经切断机构并延伸至外支撑旋挖筒的下端以下,于支撑杆的下端固定有旋挖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未经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385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