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流器调整方法及应用该集流器的风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36692.0 | 申请日: | 202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5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松;刘亚辉;孙涛;董宏伟;南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昌黎冀东水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6 | 分类号: | F04D29/46;F04D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6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流器 调整 方法 应用 风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集流器调整方法,涉及集流器的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计算集流器与叶轮两者热膨胀之后的间隙;S2、根据结算结果调整风机集流器与叶轮之间的间隙;S3、判断叶轮旋转时是否刮蹭集流器内壁。本申请具有便于集流器与叶轮之间形成较为合适的间隙,从而提高风机工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集流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流器调整方法及应用该集流器的风机。
背景技术
风机在工作中,气流由风机轴向进入叶片空间,然后气流在叶轮的驱动下一方面随叶轮旋转;另一方面在惯性的作用下提高能量,沿半径方向离开叶轮,靠产生的离心力来做功的风机称为离心式风机。
气流由进风箱流入叶轮的过程,是一个气流的主流方向由径向转到轴向再转到径向的过程。而集流器位于进风箱与叶轮之间,其作用是使上游气流均匀平滑地导入叶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然而风机集流器与叶轮之间的间隙太大会使得风机的工作效率较低,间隙太小会造成集流器与叶轮插入深度之间的剐蹭,同时由于金属受热会产生热膨胀,热膨胀后的集流器可能会与叶轮之间发生剐蹭,因而集流器与叶轮之间形成较为合适的间隙形成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便于集流器与叶轮之间形成较为合适的间隙,从而提高风机的工作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集流器调整方法及应用该集流器的风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集流器调整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集流器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计算集流器与叶轮两者热膨胀之后的间隙;
S2、根据结算结果调整风机集流器与叶轮之间的间隙;
S3、判断叶轮旋转时是否刮蹭集流器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计算集流器与叶轮两者热膨胀之后的间隙,随后调整集流器与叶轮两者热膨胀前的间隙,为集流器和叶轮两者的膨胀预留出空间,便于集流器与叶轮之间形成较为合适的间隙,从而提高风机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计算集流器与叶轮两者热膨胀之后的间隙包括:
金属热膨胀量理论计算公式为△L=α·L·△t,根据金属热膨胀量理论计算公式计算得出△L叶轮、△L风机壳体基础支板+集流器(上半部)到风机壳体顶部长度、△L风机壳体基础支板+集流器(下半部)到风机壳体底部、△L左侧风机壳体+集流器(左半部)到风机轴中心、△L右侧风机壳体+集流器(右半部)到风机轴中心,
热膨胀后的集流器上下左右四周与热膨胀后的叶轮之间的间隙=△L原间隙+△L叶轮/2-△L,根据热膨胀后的集流器上下左右四周与热膨胀后的叶轮之间的间隙调整集流器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金属热膨胀量理论计算公式算出集流器周侧的热膨胀量,同时计算出叶轮的热膨胀量,在集流器与叶轮两者之间的原间隙的基础上加上叶轮一半的热膨胀量,并减去集流器一侧的热膨胀量,可得到集流器与叶轮两者热膨胀之后的间隙,如此可以根据集流器与叶轮两者热膨胀之后的间隙调整两者热膨胀之间的间隙,以达到集流器与叶轮之间形成较为合适的间隙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根据结算结果调整风机集流器与叶轮之间的间隙包括:利用氧气、乙炔对其原有集流器弧形面进行局部加热,用手锤依次调型处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集流器的弧形面进行局部加热,利用手锤敲击集流器的弧形面从而调节集流器的尺寸,进而便于调节集流器与叶轮之间的间隙。
优选的,切割集流器弧形面以便于操作人员调型,调型完毕后焊接并打磨弧形面焊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集流器需要调节的尺寸较大时,可以通过切割集流器的弧形面的方式完成调型。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应用该集流器的风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昌黎冀东水泥有限公司,未经昌黎冀东水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366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