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连续包覆造粒方法及自热式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26062.5 | 申请日: | 2022-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0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赵延锋;孟祥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延锋 |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3;H01M10/0525;F27B7/10;F27B7/24;F27B7/32;F27B7/33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佟宁 |
| 地址: | 114000 辽宁省鞍***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材料 连续 包覆造粒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连续包覆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路径包括低温反应段和高温反应段,所述低温反应段采用两组半螺旋叶片互相啮合,搅拌被包覆物料,将物料打散,同时靠螺旋叶片升角推动物料边旋转边前进,完成连续加热包覆过程,低温反应段加热区间为550±50℃;所述高温反应段串联在低温反应段出料端,所述高温反应段为电自热加热高温回转窑,加热区间为1250±50℃,所述电自热加热高温回转窑采用石墨管回转筒通电自热的方式对物料进行加热。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连续包覆造粒方法采用的自热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叶片强力加热装置、电自热加热高温回转窑,所述螺旋叶片强力加热装置包括自净化回转加热传动装置、传动轴、自净叶片、自净化加热装置、隔热耐火材料、炉罐,所述自净叶片为分别安装在两个传动轴上的两组螺旋叶片,两组螺旋叶片均为小半圆螺旋叶片,并且两组螺旋叶片交错布置相互啮合,两个传动轴之间通过齿轮传动旋转,其中一个传动轴与自净化回转加热传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自净叶片在炉罐中,炉罐外部设有自净化加热装置,自净化加热装置外部设有隔热耐火材料;
所述电自热加热高温回转窑串联在螺旋叶片强力加热装置的出料端,所述电自热加热高温回转窑包括回转窑外筒体、回转窑隔热绝缘材料层、石墨管通电自热内筒,供电装置,所述电自热加热高温回转窑的筒体从内向外依次为石墨管通电自热内筒、回转窑隔热绝缘材料层、回转窑外筒体,所述供电装置向石墨管通电自热内筒提供电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连续包覆造粒方法采用的自热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强力加热装置的进料口连接给料机,所述给料机连接上料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连续包覆造粒方法采用的自热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罐通过外部支撑进行固定,所述炉罐的两端固定有轴承座,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座进行支撑,所述自净化回转加热传动装置通过传动链轮与其中一个传动轴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连续包覆造粒方法采用的自热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自热加热高温回转窑设置在所述螺旋叶片强力加热装置的下方,所述螺旋叶片强力加热装置的出料端设有下料溜槽,所述下料溜槽插入电自热加热高温回转窑的装料固定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连续包覆造粒方法采用的自热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自热加热高温回转窑的两端分别设有装料固定端和出料固定端,所述装料固定端和出料固定端与电自热加热高温回转窑的筒体之间设有动静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连续包覆造粒方法采用的自热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包括电滑环、受电电极棒,所述电滑环安装在石墨管通电自热内筒上,所述受电电极棒与电滑环接触使石墨管通电自热内筒通电自发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延锋,未经赵延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606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