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阀体结构及气动机械泵芯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26045.1 | 申请日: | 2022-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6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谷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20 | 分类号: | F16K11/20;F16K27/02;B65D90/54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黄亮亮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体 结构 气动 机械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阀体结构及气动机械泵芯,涉及气动阀体组件的技术领域,其包括联动板,联动板上设置有进气杆和出气杆,进气杆的长度大于出气杆;进气杆相对远离联动板的一侧设置有进气阀座,进气阀座相对远离联动板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内间隙设置有密封球,密封球与进气阀座密封抵触;出气杆相对远离联动板的一侧设置有出气阀座,出气杆与出气阀座密封抵触;当密封球与进气阀座密封抵触时,出气阀座贯通设置;当出气杆与出气阀座密封抵触时,进气杆与密封球相互抵触,且进气管与进气阀座相互连通。本申请具有提高阀体组件对冷凝水进行输送控制便捷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气动阀体组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阀体结构及气动机械泵芯。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液体管道有很大的作用,能够起到运输液体介质的效果,人们通常在液体管道上安装各种阀体和各种罐体,如在冷凝水管道上安装存水罐和双杆气动阀体,在液体输送管道上安装加压泵和止逆阀等,阀体的设置能够提高液体管道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效率。
冷凝水回收时,冷凝水往往流量较低水压较小,但是将冷凝水收集起来可以利用于冷却管道等其他作业中,能够减少能耗,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现有技术中,往往将冷凝水先整体回收至存水罐中进行暂存,当存水罐中的冷凝水收集到一定量时,再将存水罐中的冷凝水输送完成其他作业。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阀体组件对冷凝水进行输送控制的便捷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阀体结构及气动机械泵芯。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阀体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阀体结构,包括联动板,所述联动板上设置有进气杆和出气杆,所述进气杆的长度大于出气杆;所述进气杆相对远离联动板的一侧设置有进气阀座,所述进气阀座相对远离联动板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间隙设置有密封球,所述密封球与进气阀座密封抵触;所述出气杆相对远离联动板的一侧设置有出气阀座,所述出气杆与出气阀座密封抵触;当所述密封球与进气阀座密封抵触时,所述出气阀座贯通设置;当所述出气杆与出气阀座密封抵触时,所述进气杆与密封球相互抵触,且所述进气管与进气阀座相互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阀体结构在使用时,将阀体结构安装在存水罐处,并将进气阀座与气体进管相互连通,且出气阀座与存水罐相互连通;当存水罐中开始进水时,进气杆与密封球相互分离,且密封球与进气阀座端部密封抵触,从而使得进气阀座与气体进管相互分离,此时出气阀座贯通设置,随着罐体内水位的上升,位于存水罐中的气体从出气阀座处离开;当存水罐达到预设水位时,联动板移动使得进气杆在进气阀座内滑动,并使得进气杆推动密封球移动,使得进气管与进气阀座相互连通,且由于出气杆的长度小于进气杆的长度,此时出气杆的端部与出气阀座密封抵触,使得罐体内气体难以从出气阀座处流出,气体进管将压缩气体从进气管、进气阀座通入存水罐内,从而提高存水罐内气压,使得存水罐内的水能够进入水循环管道。
可选的,所述联动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联动板位于安装孔内设置有联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联动杆安装在联动板的安装孔处,能够更加便捷的对联动板进行移动操作,提高了阀体结构的使用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联动杆与联动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调节螺纹,且所述联动杆位于联动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与调节螺纹相互转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联动杆对联动板进行移动控制时,使用联动板两侧的调节螺母与调节螺纹相互配合,使得联动板的位移距离与进气杆和出气杆之间的长度差相互适应,从而提高了阀体结构的使用便捷性和适用性。
可选的,所述进气阀座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与进气阀座相互连通;所述进气管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与进气管相互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能够提高进气通道的总面积,从而提高气体流动的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谷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谷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60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