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25773.0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6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菲;蒋晨曦;余红明;谢远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 11798 | 代理人: | 李园;向伟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 装置 电子 | ||
本申请提供了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电化学装置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离膜,设置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其中,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其中,电化学装置具有第一容量b,单位为mAh,第一容量a0,第一容量a表示将电化学装置从100%荷电状态(SOC)放电至2.5V后,以负极极片和作为负极极片的对电极的锂片制作成电池后充电至2.0V时的容量。本申请的方案有利于缓解电化学装置的循环容量衰减,提升电化学装置的循环性能。
本申请是2020年9月11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080009960.8(国际申请号:PCT/CN2020/114670)的发明名称为“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的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化学装置(例如,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和进步,对其循环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伴随着电化学装置的充放电循环,电化学装置的循环容量存在不断降低的趋势。提高电化学装置循环性能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缓解电化学装置的循环容量的衰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通过对电化学装置进行过量补锂,不仅弥补了首次嵌锂过程中活性锂的损失,提升电化学装置的首次效率,而且缓解了电化学装置的循环过程容量衰减,进而提升电化学装置的循环性能。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化学装置,其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离膜,设置在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之间;其中,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其中,所述电化学装置具有第一容量a,单位为mAh,所述第一容量a0,所述第一容量a表示将所述电化学装置从100%荷电状态(SOC)放电至2.5V后,以所述负极极片和作为所述负极极片的对电极的锂片制作成电池后充电至2.0V时的容量。
在上述电化学装置中,其中,所述电化学装置还具有第二容量b,单位为mAh,所述第二容量b表示将所述电化学装置从100%荷电状态放电至2.5V时的容量,所述电化学装置满足关系式(1):0a/b0.5(1)。
在上述电化学装置中,其中,所述电化学装置还具有第三容量c,单位为mAh,所述第三容量c表示将所述电化学装置从100%荷电状态放电至2.5V后,以所述负极极片和作为所述负极极片的对电极的锂片制作成电池后充电至2.0V,然后将所述电池放电至所述电池的0%荷电状态的容量,所述电化学装置满足关系式(2):1.05c/(a+b)1.6(2)。
在上述电化学装置中,其中,所述电化学装置还满足关系式(3):0.03(c-b)/b<0.5(3)。
在上述电化学装置中,其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的负极活性物质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中间相碳微球、软碳、硬碳、钛酸锂、硅、硅合金、硅氧化合物或硅碳复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电化学装置中,其中,所述硅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iOx,0.5≤x≤1.5。
在上述电化学装置中,其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0%~99%。
在上述电化学装置中,其中,所述负极集流体和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之间设置有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包括导电剂和粘结剂。
在上述电化学装置中,其中,所述导电剂包括炭黑、乙炔黑、科琴黑、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或碳纳米线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上述电化学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57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