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网逆变器自适应下垂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24712.2 | 申请日: | 202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5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邦发;陈柏全;谢志杨;陈新城;陈道品;刘益军;陈斯翔;黄静;何子兰;李莉;梁家盛;温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48;H02J3/50;H02J3/24;H02J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彭东威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变器 自适应 下垂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微网逆变器自适应下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引入虚拟复阻抗使微网逆变器的输出阻抗呈感性;
获取微网逆变器的额定功率,得到相应的下垂控制方程;
获取负荷的实时功率,保持所述下垂特性曲线的下垂系数不变,将所述下垂控制方程转换为所述实时功率对应的自适应下垂控制方程;
将所述自适应下垂控制方程和所述下垂控制方程进行差值计算,得到微网逆变器的功率偏差值;
将所述功率偏差值输入至比例积分控制器,输出功率调节值,将所述功率调节值叠加至所述额定功率,得到微网逆变器的最新输出功率进行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网逆变器自适应下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垂控制方程为:
式1中,P*为微网逆变器的输出额定有功功率,为微网逆变器的最大额定有功功率,m为有功-频率下垂特性曲线的下垂系数,n为无功-电压下垂特性曲线的下垂系数,ω*为微网逆变器的额定角频率,E*为微网逆变器的额定电压,Q*为微网逆变器的输出额定无功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网逆变器自适应下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下垂控制方程为:
式2中,p为负荷的有功功率,q为负荷的无功功率,Pm为负荷的最大额定有功功率,Qm为负荷的最大无功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网逆变器自适应下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网逆变器的额定角频率ω*=100π,额定输出电压幅值E*=311V。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网逆变器自适应下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自适应下垂控制方程和所述下垂控制方程进行差值计算,得到微网逆变器的功率偏差值的步骤具体为:
将所述自适应下垂控制方程和所述下垂控制方程进行差值计算,得到微网逆变器的功率偏差值为:
Δp=ΔPm 式3
Δq=ΔQm 式4
式3、4中,Δp表示有功功率偏差值,Δq表示无功功率偏差值,ΔPm表示最大额定有功功率差值,ΔQm表示最大额定无功功率差值。
6.一种微网逆变器自适应下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感性模块,用于引入虚拟复阻抗使微网逆变器的输出阻抗呈感性;
第一方程模块,用于获取微网逆变器的额定功率,得到相应的下垂控制方程;
第二方程模块,用于获取负荷的实时功率,保持所述下垂特性曲线的下垂系数不变,将所述下垂控制方程转换为所述实时功率对应的自适应下垂控制方程;
差值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自适应下垂控制方程和所述下垂控制方程进行差值计算,得到微网逆变器的功率偏差值;
调控模块,用于将所述功率偏差值输入至比例积分控制器,输出功率调节值,将所述功率调节值叠加至所述额定功率,得到微网逆变器的最新输出功率进行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47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