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粉混合喷射装置及煤粉输运流量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22761.2 | 申请日: | 202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6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为术;徐维晖;王杰;王飞跃;王涵;张梦瑶;唐遥义;尚梦源;亓月欣;翟禹鑫;甄娟;张向薪;牛靖尊;郑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K1/00 | 分类号: | F23K1/00;F23K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45004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喷射 装置 输运 流量 控制系统 | ||
1.一种风粉混合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管道、混合管道和风粉管道;
所述送风管道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的外侧,所述内管的一端和所述外管的一端均与供风装置连接;所述内管的另一端和所述外管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混合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送风管道用于传送风和煤粉;
所述混合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风粉管道连接;所述混合管道用于将送风管道传送的风和煤粉混合;
所述风粉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直管、渐扩管和第三直管;所述第二直管的一端与所述混合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直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直管的直径;所述风粉管道用于将混合后的风和煤粉喷射至炉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粉混合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包括第一渐缩管和第一直管;所述第一渐缩管的第一端与供风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渐缩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直管连接;
所述第一渐缩管的第一端直径与所述外管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渐缩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外管的一端连接,使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形成煤粉腔;所述第一渐缩管的第一端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渐缩管的第二端直径;所述第一直管的直径与所述第一渐缩管的第二端直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粉混合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管道包括第二渐缩管;所述第二渐缩管的一端的直径大于另一端的直径;所述第二渐缩管的一端的直径与所述外管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二渐缩管的另一端的直径与所述第二直管的直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粉混合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直管中包括多个分管道;多个所述分管道环绕所述第三直管的轴线设置。
5.一种煤粉输运流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风粉混合喷射装置、储煤仓、输运仓、传输带、供煤粉装置和控制主机;
所述储煤仓通过所述传输带与所述输运仓连接;所述输运仓通过所述供煤粉装置与所述风粉混合喷射装置的送风管道连接;所述传输带用于将所述储煤仓的煤粉传输到所述输运仓;所述供煤粉装置用于控制送入所述送风管道的煤粉流量;
所述输运仓与所述控制主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主机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储煤仓、所述传输带和所述供煤粉装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粉输运流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煤仓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空间,所述传输带的一端嵌入到所述空间内,所述空间的顶部开设有一个孔洞,所述孔洞上设置有孔盖;所述孔盖与所述控制主机的输出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粉输运流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运仓的顶部设置有测距传感器;所述测距传感器与所述控制主机的输入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煤粉输运流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煤粉装置包括输送煤粉管道、明杆闸阀和叶轮给粉机;所述明杆闸阀和所述叶轮给粉机设置在所述输送煤粉管道上;所述明杆闸阀和所述叶轮给粉机均与所述控制主机的输出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煤粉输运流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机用于根据所述测距传感器采集的信号控制所述孔盖和所述传输带,所述控制主机还用于控制所述明杆闸阀和所述叶轮给粉机的启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276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老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应急通道的封堵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