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式接头组、电轨接头、检测线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22600.3 | 申请日: | 202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4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杨贞焱;汪绪凯;袁登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重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1/00 | 分类号: | H01R41/00;H01R35/04;G01R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张博 |
地址: | 401331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接头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式接头组、电轨接头、检测线及检测方法,包括插座部,所述插座部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零线的第一导电区和用于连接火线的第二导电区;插头部,所述插头部上设置有第一插脚和第二插脚;所述插头部绕所述旋转式接头组的第一轴线旋转,可在两种插接状态间切换。通过两种插接状态的切换,能够在保持通电的情况下调节自身插接状态,有效避免电线打结、插头脱落等问题,有效改善了现有技术中通电检测需要将接头从电轨上人工取放的缺点,提高连接的便利性以及可靠性,提高电子设备的检测效率,降低了电子设备检测的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式接头组、电轨接头、检测线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在出厂前需要通电检测,也即把装配完成的待出厂电子设备通电,并依次检测通电后的电子设备的各项待检功能是否能够正常实现,以确保电子设备的电路连接质量及电子零部件装配质量满足出厂要求。
在现有技术中,为满足大批量电子产品的检测需求,最普遍的检测方式为:设置用于运送电子设备载具的流水线以及用于供电的交流电轨,通过人工将载具放入流水线上,将接头放上电轨,通过电线连接载具与接头以使载具通电,从而对安装在载具上的电子设备进行检测,在此过程中,载具拉动接头在电轨上移动,到达流水线和电轨的末端时,再通过人工将载具和接头取下并回收。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意识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载具通过普通插头如双相插头或三相插头等与接头连接,并由载具拉动接头使接头在电轨上移动,在此过程中易发生电线打结、插头脱落等情况,需要人工进行维护,且由于接头和载具均为单向移动需要通过人工完成上线、下线和回收,操作繁琐,进而导致产线拥挤,严重影响检测效率,极大地增加了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接头组、电轨接头、检测线及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在通电检测的过程中,易发生电线打结、插头脱落等情况,需要人工维护,以及需要通过人工完成上线、下线和回收,操作繁琐,进而导致产线拥挤,严重影响检测效率,极大地增加了人工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旋转式接头组,包括:
插座部,所述插座部上设置导电区,所述导电区包括用于连接零线的第一导电区和用于连接火线的第二导电区;
插头部,所述插头部上设置有第一插脚和第二插脚;
所述插头部绕所述旋转式接头组的第一轴线旋转,可在两种插接状态间切换:
在第一插接状态中,所述第一插脚与所述第一导电区接触,所述第二插脚与所述第二导电区接触;
在第二插接状态中,所述第一插脚与所述第二导电区接触,所述第二插脚与所述第一导电区接触。
采用此结构,在插座部上设置第一导电区和第二导电区,使插头部在相对插座部旋转时存在相互切换的两种插接状态,通过在两种插接状态间切换,实现两种插接状态的切换,能够在保持通电的情况下调节自身插接状态,有效避免连接时出现电线打结、插头脱落等问题,减少人工维护需求,大大提高连接的便利性以及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区还包括接地区,所述插头部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接地区接触的第三插脚,所述接地区和所述第三插脚位于所述第一轴线上,设置第三插脚和接地区,有利于提高旋转式接头组的安全性,避免因电路不稳定、漏电等意外情况引起的安全事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区和所述第二导电区之间设置有间隔区,当所述第一插脚和/或所述第二插脚越过所述间隔区,所述插接状态完成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重庆)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26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理实训用静脉注射辅助装置
- 下一篇:微晶玻璃、微晶玻璃制品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