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浓相助推器及浓相助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20807.7 | 申请日: | 2022-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3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尤艳旭;章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电博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58 | 分类号: | B65G53/58;B65G5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2 | 代理人: | 岳燕敏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浓相 助推器 助推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浓相助推器及浓相助推系统,包括第一助推阀和第二助推阀,第一助推阀和第二助推阀均包括阀体、阀腔、活塞、第一气路、止回阀以及第二气路;活塞设置在阀腔内,活塞端部与阀腔的腔壁之间形成空腔,空腔的顶端设有进气口,空腔的底端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与第一气路连通,止回阀设置在第一气路上,第一气路的出气端用于与物料输送管连通;第二气路设置在阀体上,第二气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的进气端用于与进气管道连通,活塞的活塞杆自空腔延伸至阀体上的第一支路或第二支路上;第二助推阀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助推阀的第二支路的出气端连通。该浓相助推器确保了物料的平稳输送以及可使系统更节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浓相助推器及浓相助推系统。
背景技术
在气力输送领域有正压气力输送和负压气力输送两种技术方式,由于负压气力输送方式的输送距离受管道布置、灰库位置等实际因素的影响较大,因而应用较少。正压气力输送分为浓相输送和稀相输送两种;稀相输送系统对阀门及输送管道材质要求较高,投资大,其应用较少;而浓相气力输送对输送管道材质要求不高,相对投资较少,性价比高,因而其应用较广泛。
目前浓相气力输送系统多采用在输送系统初始端设置多个进气点或补气点,而输送管道上再不布置进气点;或在物料输送管道内部安装一条套管作为补气管道,补气管道跟随物料输送管道一直到终端收料仓的方式。对于上述的前端采用多个进气点和补气点,且输送管道采用普通无缝钢管进行输送的方式,对物料的输送状态不可控,遇到大颗粒及较重的物料时很难进行输送,经常发生堵管;并且在远距离输送时,由于其只在前端进气,在输送管道后部压缩空气膨胀,流速成倍增加,对输送管道磨损严重。而对于上述的在输送管道内布置补气管道的方式,在大出力及远距离输送时,对于内管的磨损问题难以解决,造成输送内管使用周期缩短;此时解决办法只能整体更换输送管道,投资非常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若不及时更换输送管道,气力输送系统将很难进行输送,会造成频繁堵管,浪费压缩空气。
由此可知,现有技术中的浓相气力输送系统存在着难以保证物料平稳输送以及浪费压缩空气的问题;因此,如何确保物料的平稳输送以及使系统更节能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浓相助推器及浓相助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浓相助推器,所述浓相助推器包括第一助推阀和第二助推阀,所述第一助推阀和第二助推阀均包括阀体、阀腔、活塞、第一气路、止回阀以及第二气路;
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阀腔内,所述活塞端部与所述阀腔的腔壁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的顶端设有进气口,所述空腔的底端相对应的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一气路连通,所述活塞随着所述空腔内气量的变化在所述阀腔内可轴向移动,所述止回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气路上,所述第一气路的出气端用于与物料输送管连通;
所述第二气路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第二气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的进气端用于与进气管道连通,所述活塞的活塞杆自所述空腔延伸至所述阀体上的第一支路或第二支路上,且在所述活塞的移动作用下,所述活塞杆可使所述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连通或断开;
所述第一助推阀的进气口用于与进气管道连通,所述第二助推阀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助推阀的第二支路的出气端连通。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助推阀和第二助推阀均包括两个止回阀,且两个所述止回阀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气路上。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助推阀和第二助推阀还均包括吹扫气路,所述吹扫气路连通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电博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电博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08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