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固岩质边坡节理面的可回收锚杆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19546.7 | 申请日: | 2022-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0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 发明(设计)人: | 韩观胜;项嘉豪;刘日成;李博;靖洪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2D5/76 | 分类号: | E02D5/76;E02D17/20;E02D1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王宁宁 |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固 岩质边坡 节理 可回收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加固岩质边坡节理面的可回收锚杆,包括:外筒,外筒用于插入锚孔,外筒两端敞开,外筒内腔转连接有转动筒,转动筒两端敞开,外筒侧壁开设有若干个通孔组件;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若干个第一固定组件,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钉,第一固定钉一端与转动筒传动连接,第一固定钉另一端位于通孔组件内,第一固定钉侧壁设有第二固定组件,第二固定组件包括两个倾斜设置的第二固定钉,第二固定钉位于通孔组件内,第二固定钉低端与第一固定钉传动连接;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与外筒顶口固接;注浆机构,注浆机构固接在外筒底口,本发明能够提高对岩质边坡节理面地层的固定强度,并能够在支护完成后对锚杆进行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锚杆支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固岩质边坡节理面的可回收锚杆。
背景技术
节理面,或者叫结构面,节理是这个结构面与露头的交线。国外多称为不连续面,是在地质进程和构造变形过程中,岩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方向和长度,厚度较小的地质界面或带,如层面、节理、断层等等。节理(裂隙)是影响岩体力学及渗透性质的关键因素。
在具有节理面的边坡工程过程中,为防止地层变形坍塌或失稳而危及安全,对地层进行加固的一种主要的支护技术是采用锚杆,通常是实现开设锚孔然后将锚杆插入锚孔当中对地层进行结构加强,但是常规的锚杆加固作用有限,如果采用常规的锚杆进行加固,强度不够,固定效果较差,因此必须对锚杆采取加固措施,以提高锚杆对地层加固的强度,并且,现有技术中的锚杆均是一次性使用,当支护作用完成后,锚杆无法进行回收,造成极大的材料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固岩质边坡节理面的可回收锚杆,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对岩质边坡节理面地层的固定强度,并能够在支护完成后对锚杆进行回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固岩质边坡节理面的可回收锚杆,包括:
外筒,所述外筒用于插入锚孔,所述外筒两端敞开,所述外筒内腔转连接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两端敞开,所述外筒侧壁开设有若干个通孔组件;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若干个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与所述通孔组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钉,所述第一固定钉一端与所述转动筒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钉另一端位于所述通孔组件内,且所述第一固定钉与所述通孔组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钉侧壁设有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两个倾斜设置的第二固定钉,两个所述第二固定钉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固定钉位于所述通孔组件内,所述第二固定钉低端与所述第一固定钉传动连接;
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外筒顶口固接,所述转动筒顶部贯穿所述控制机构并与所述控制机构固接;
注浆机构,所述注浆机构固接在所述外筒底口,所述转动筒与所述注浆机构连通。
优选的,所述转动筒侧壁固接有若干个间隔顺序排列的第一锥齿轮,每两个所述第一固定钉对称设置且与一个所述第一锥齿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孔组件包括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一端与所述外筒内腔连通,所述贯通孔另一端连通有锥形孔的细端,所述锥形孔的粗端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固定钉贯穿所述贯通孔并伸入所述锥形孔内,且所述第一固定钉与所述贯通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钉位于所述锥形孔内,且所述第二固定钉沿所述锥形孔的斜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固定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钉的端部均与所述锥形孔的粗端顶口处位于同一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195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